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花燭的葉和莖。葉片染病時初生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水浸狀凹陷斑,大小不一,淡褐色至黑褐色,四周具黃色暈,葉上病斑數(shù)量較多,后期萎蔫卷曲懸在莖上。有時病斑發(fā)生在葉緣受葉脈限制形成大形壞死角斑。莖部染病時維管束變?yōu)楹诤稚?,后莖皮上生黑色塊斑,嚴重時莖壞死,影響觀賞。
發(fā)病特點:該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油菜黃單胞菌花葉萬年青致病變種和花葉萬年青細菌葉斑病黃單胞菌。病原細菌隨病殘體在地表越冬。第2年春天條件適宜時,病菌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到花燭葉、莖上,從傷口或氣孔侵入,在細胞間繁殖,與此同時,受害細胞被分解,致病部凹陷。侵染葉片潛育期3~6天。高溫高濕、陰雨天氣是發(fā)病重要條件,害蟲及暴風雨造成傷口,管理粗放,植株衰弱等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采用避雨栽培法,夏秋兩季要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如遇天氣干燥可對葉面適當噴水。
(2)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藥,藥劑可選用20%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粉劑10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72%硫酸鏈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