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包花的產(chǎn)地分布,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繁殖培育,景觀用途
發(fā)布時間:2024-03-08
·名稱:蒲包花
·別名:菏包花
拉丁名:calceolaria hybrida
·科名:玄參科
·屬名:蒲包花屬
產(chǎn)地分布:原產(chǎn)墨西哥、秘魯、智利一帶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株高30-60 cm,莖綠色,全株具有絨毛。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葉尖鈍圓。傘形花序頂生或腋一,花冠唇形,上層較小,前伸,下層膨脹呈荷包狀,向下彎曲,花色以黃色為多,且具橙褐色斑點,此外尚有乳白、淡黃、赤紅等色,花
生長習性:性喜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在生長期間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但盆土不宜過濕,注意通風,喜光但避免強光,生長期溫度為10-13℃,不耐寒,冬季越冬溫度為0-5℃,喜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土。
繁殖培育:常用播種繁殖,也可用扦插法繁殖。播種繁殖可于8-9月播種,播于淺盆中,播后保持室溫13-15℃,一周后即可生根發(fā)芽。半灌木狀的可在9月用嫩枝扦插繁殖。幼苗2、8片直葉可移植一次,仍移在淺盆中,1-2周后可定植于16 cm盆中,上盆定植后約10d左右施肥一次,注意澆水,不可使其干燥,但亦要注意排水,澆水施肥時,切不可沾污葉片,特別是紫色種,其生長嬌弱更要注意,如有沾污葉面必須于次日用水沖洗葉面,并用布將葉面水吸
景觀用途:盆栽觀賞,常作室內(nèi)盆花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