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飯后,人們喜歡找個悠閑的茶館喝茶聊天,放松心情。在中國,茶館由來已久,從北京的老茶館到兩廣的茶樓,亦或是茶肆、茶坊、茶社、茶室、茶座等等,不管是茶館還是茶樓,都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載體,也是對其最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茶,可以養(yǎng)壺,還可以養(yǎng)出一座城市。
那么,你的城市怎么喝茶的?
01
杭州 慢條斯理品茶香
南宋時杭州已茶事興盛,城市茶肆大興,同時從寺院到宮廷再到民間的茶禮儀已成體系。名揚中外的“徑山茶禮”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杭州氣候溫暖濕潤,和風(fēng)細(xì)雨,朝云暮霧,獨特的氣候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長。賞美景,觀西湖,可謂:“茶與西湖畔,相品兩不厭”。
2
北京 時刻存在的茶背影
北京的老茶館種類頗多,有供紈绔子弟早晨遛鳥后休憩、商販們中午談生意的“青茶館”;有說評書、唱鼓詞的”書茶館“;有茶桌上刻著棋盤,供顧客對弈的棋茶館;還有兼售酒的茶酒館等。總之,各個社會階層的人皆能找到符合自己的茶館。
3
上海 茶在咖啡邊
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五方雜處,人文基舉,也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是中外文化交匯地。因此,它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積淀,又較早接受外來現(xiàn)代文明的影響。
正是因為這樣,咖啡館里的人永遠(yuǎn)比茶館里的多很多。不過茶館里也有客滿的時候,可真正來品茶的人卻少之又少,更多的也許只是附庸風(fēng)雅罷了。皆因喝下去的是茶水,而品出來的則是文化。
4
廣州 喝茶從早開始
在廣州,只有茶樓,沒有茶館。廣州人說飲茶,其實不僅僅是喝茶,還包括吃點心,點心的制作和品類已成為茶樓品位的體現(xiàn)。廣州茶飲分早茶、下午茶和夜茶,飲茶、吃茶點,討論時事、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廣州人的飲茶已融入了社會交際的元素。
5
重慶 十八彎里的茶香
重慶人飲茶之風(fēng)俗,歷史悠久。自古重慶城就有“城門多、寺廟多、茶館多”之說。重慶的茶館遍及城鄉(xiāng)。坐茶館吃茶,一直是士農(nóng)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重慶的茶館,就是多,山路多彎,停腳納涼,一壺清茶真是再好不過了。重慶的茶館,升斗小民也好,達官顯貴也罷,常能在這巴掌大的方圓地齊聚一堂談天說地,不論是街坊鄰居又或是游人過客,一壺開水,幾片青葉,就開始呼朋喚友恰似多年至交。
6
成都 放下一切去喝茶
四川被認(rèn)為是中國乃至世界種植、制作、飲用茶葉的起源地之一。張揖《廣雅》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桐君錄》更說:“巴東別有真香茗”。
成都人尤其愛喝茶,泡茶館——坐在竹靠椅中,看川劇、聽清音、溜鳥、或是打盹兒,要么就兩三個人湊在一塊兒擺龍門陣,不時還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其間,大家都消遙自在,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