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羊藿葉,仙靈脾,三枝九葉草,剛前,干雞筋,鐵菱角
拉丁名稱: herba epimedii
類別: 全草類
來源: 本品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葉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 s. ying、或朝鮮淫羊藿epimedium korea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
產(chǎn)地: 淫羊藿:生于山野竹林下,山路旁石縫中。主產(chǎn)湖北、四川、浙江。
藥材性狀: 大葉淫羊藿:莖細圓柱形,長約20c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具光澤。莖生葉對生,二回三出復(fù)葉;小葉片卵圓形,長3至8cm,寬2至6cm;先端微尖,頂生小葉基部心形,兩側(cè)小葉較小,偏心形,外側(cè)較大,呈耳狀,邊緣具黃色刺毛狀細鋸齒;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灰綠色,主脈7至9條,基部有稀疏細長毛,細脈兩面突起,網(wǎng)脈明顯;小葉柄長1至5cm。葉片近革質(zhì)。無臭,味微苦。
箭葉淫羊藿: 為一回三出復(fù)葉,小葉長卵形,長4--12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極尖或漸尖成細長尖頭,兩側(cè)小葉基部外側(cè)呈箭形,葉呈革質(zhì)。
小葉淫羊藿:小葉較大長4--10厘米,寬3。5--7厘米,先端長尖,葉片較薄。
采收加工: 夏、秋間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粗梗及雜質(zhì),曬干或陰干。切絲生用或羊脂油(煉油)炙用。
功效: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
應(yīng)用: 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癥。
用法與用量: 煎服,5--10g。亦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附注: 商品因其來源分為大葉淫羊藿(淫羊藿),小葉淫羊藿(朝鮮淫羊藿),箭葉淫羊藿三種。以梗少、葉多,色黃綠,不碎者為佳,其中以西北所產(chǎn)小葉淫羊藿質(zhì)量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