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的避暑山莊是中國現(xiàn)存的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分為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個部分,山川秀麗,引人入勝。避暑山莊也是中國的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古建筑眾多,各有特色,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對于承德而言,就是一張對外的名片,相信大多數(shù)人了解承德都是從避暑山莊開始。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wù)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diào),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fēng)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shù)的杰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范例。
宮殿區(qū)
宮殿區(qū)位于山莊南部,占地10.2萬平方米。正宮是宮殿區(qū)的主體建筑,包括9進(jìn)院落,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宮殿區(qū)是清帝理朝聽政、舉行大典和寢居之所。建筑風(fēng)格樸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宮殿的莊嚴(yán)。正宮現(xiàn)辟為博物館,陳列清代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正宮區(qū)藏有珍貴文物2萬余件。“煙波致爽”殿是一座五開間平房。
宮殿區(qū)坐落在避暑山莊南部,東北接平原區(qū)和湖區(qū),西北連山區(qū)。主體建筑居中,附屬建筑置于兩側(cè),基本均衡對稱,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jié)合,使避暑山莊宮殿建筑園林化,又顯示出皇家園林的氣派。宮殿區(qū)由正宮(被辟為避暑山莊博物館)、松鶴齋、東宮(已毀)和萬壑松風(fēng)四組建筑組成。
七十二景
避暑山莊是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組,其中康熙以四字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組成36景,這就是山莊著名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煙波致爽、芝徑云堤、 無暑清涼、延薰山館、 水芳巖秀、萬壑松風(fēng) 、松鶴清樾、云山勝地、 四面云山、北枕雙峰、 西嶺晨霞、錘峰落照、 南山積雪、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風(fēng)泉清聽、 濠濮間想、天宇咸暢、 暖流暄波、泉源石壁、 青楓綠嶼、鶯囀喬木、 香遠(yuǎn)益清、金蓮映日、 遠(yuǎn)近泉聲、云帆月舫、
芳渚臨流、云容水態(tài)、澄泉繞石、澄波疊翠、 石磯觀魚、鏡水云岑 、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麗正門、 勤政殿、松鶴齋、 如意湖、青雀舫、 綺望樓、馴鹿坡、 水心榭、頤志堂、 暢遠(yuǎn)臺、靜好堂、 冷香亭、采菱渡 、觀蓮所、清暉亭、 般若相、滄浪嶼
、一片云、萍香泮、 萬樹園、試馬埭 、嘉樹軒、樂成閣、 宿云檐、澄觀齋 、翠云巖、罨畫窗、 凌太虛、千尺雪 、寧靜齋、玉琴軒、 臨芳墅、知魚礬 、涌翠巖、素尚齋
、永恬居。
普陀宗乘之廟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dá)拉宮,這座寺廟內(nèi)大小建筑約60處,殿堂樓宇,星羅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勢和景物襯托,布局靈活,又不失莊嚴(yán)肅穆。主體建筑大紅臺,通高43米,臺中央萬法歸一殿是主殿,殿頂部高出群樓,殿頂都用鎏金魚鱗銅瓦覆蓋,金光閃閃,富麗堂皇,極其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