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聽鋼琴,喝茶自然聽古琴。琴瑟相伴,泡茶自然就多了一份雅致的心境。
《春曉吟》
最早見于明代《西麓堂琴統(tǒng)》?!洞簳砸鳌菲淮?,結構完整,韻味綿長,頗具琴味。表現(xiàn)了春之欣欣向榮的景象?!抖闱僮V》認為它“和平、中正、大方”,為諸曲之冠。
《鷗鷺忘機》
“鷗鷺忘機”一詞源于《列子·黃帝篇》中《好鷗鳥者》,這首琴曲規(guī)勸人們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曲情充滿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諧的琴聲泛起,引導人們的思維趕往美麗的大自然,心境也隨之豁然開朗。
《醉漁唱晚》
《西麓堂琴統(tǒng)》中記述此曲為陸魯望與皮日休泛舟松江,見漁父醉歌,遂寫此曲?!段逯S琴譜》中認為《醉漁唱晚》為后世隱流所作,亦古調(diào)也。此曲實有笑傲煙云、醉鄉(xiāng)酣美之意,非塵埃奔走、粗心浮氣所能領其趣也。
《搗衣》
該曲傳為唐代潘庭堅作,表現(xiàn)了婦女思念其親人而怨恨戰(zhàn)爭的情感。曲調(diào)慷慨激昂,首尾一氣呵成,一展女兒英雄之情而不失其正,為富有民族性之音樂。
《文王操》
此曲本是用來歌頌周文王,后來被認為是贊頌孔子德行的曲子。其內(nèi)涵深邃博大,旋律豐富感人,聆聽此曲后,一種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碣石調(diào)幽蘭》
漢蔡邕所作,曲調(diào)十分清麗委婉,節(jié)奏緩慢悠揚,如入寧靜致遠無人之境。靜夜細品,別有一番典雅清凈、悠遠曠達的意境。
《欸乃》
《欸乃》存譜初見于明代汪芝輯《西麓堂琴統(tǒng)》。“欸乃”指的是槳櫓之聲或漁家號子聲,樂曲音調(diào)悠揚,清新雋永,以山水為意象抒發(fā)感情,乃是托跡漁樵,寄情山水煙霞,頤養(yǎng)至靜的一首名曲,散發(fā)出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氣質(zhì)、神韻。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jié)操的人。
《滄海龍吟》
此曲又名《蒼江夜雨》,有人說是諸葛亮之作。樂曲描繪了夜雨江濤,水天一色,云霧迷漫,波濤洶涌的雨夜景色。該曲短而有力,激昂澎湃,又極重細節(jié)。自始至終力度渾厚,動人心弦,若隱若現(xiàn)中似有老龍秋啼滄海底,給人一種清越沉渾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