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學名: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石蒜喜溫暖的陰濕環(huán)境,適應性強,較耐寒,喜有機質(zhì)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多在春、秋兩季用分球繁殖。每4-5年分球栽植一次,掰小球時盡量少傷須根。選地勢低但排水好的陰濕肥沃土壤栽植,栽時球頂與土面持平。除整地時施足底肥外,每年夏末抽蓮前追施廄肥或腐熟餅肥。生長期經(jīng)常保持空氣和土壤濕潤,休眠期不澆水,花后剪去殘花。
也可進行盆栽觀賞,用肥沃園土做盆土。生長期保持空氣、盆土濕潤,抽花蓮前追一次腐熟餅肥水,花后剪去殘花莛、枯葉。
種植 春秋季均可栽種。一般溫暖地區(qū)多行秋植,北方寒冷地區(qū)常作春植,栽植深度以鱗莖頂部略蓋人土表為宜。栽后不宜每年起栽,通常4-5年挖出分栽一次。把主球四周的小鱗莖剝下進行繁殖。將主球的殘根修掉,曬兩天,待傷口干燥后即可栽種。栽培地要求地勢高且排水良好,否則應作成高畦深溝,以防澇害。株行距15cm×20cm,覆土時,球的頂部要露出土面。一般每年施肥2-4次,第1次在落葉后至開花前,可使用有機肥或復合肥。做切花的,在花蕾含苞待放前追施。第2次在10月底11月初開花后生長期前。采花之后繼續(xù)供水供肥,但要減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使鱗莖健壯充實。秋后應停肥、停水,使其逐步休眠。挖球要選晴天,土干時挖起,除去泥土,略加干燥后貯藏。也可剪去葉片后,帶土放溫室內(nèi)休眠,室溫保持5℃-10℃,室內(nèi)保持干燥,空氣流通,以防球根腐爛。
溫度
石蒜科的許多成員都喜愛溫暖的氣候,適合平地栽培。金花石蒜和君子蘭的生育適溫在攝氏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間,較適合在北部栽種,君子蘭夏季應避免過於濕熱的環(huán)境。水仙類性喜冷涼,平地只能在冬春之際種植;垂筒花和袋鼠腳應種在中、高海拔較適合。
日照
石蒜科球根花卉多數(shù)喜愛在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下生長,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huán)境下皆很適合,光線不足會造成開花不良。養(yǎng)在水中的中國水仙每日仍須二、三小時以上的日照,否則會徒長倒伏。君子蘭喜愛蔭涼的環(huán)境,應避免夏季時陽光直射,日照在50%至70%之間較佳。
土壤
石蒜一般說來球根花卉對於土壤并不挑剔,許多球根花卉的原生地土壤十分乾硬,卻依然花開燦爛,不過若能提供富含有機質(zhì)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當能使它長得更美麗。除了文殊蘭和蜘蛛百合等嗜水的種類,一般栽種的土壤排水性要力求良好,否則球根容易腐爛。肥料球根花卉的生長季長,種植前應埋入充分的有機肥,之后每兩個月施用追肥一次,可用自制的腐熟堆肥或三要素肥料,應偏重磷鉀肥的比例,以促進球根發(fā)育和開花。
水分
石蒜球根花卉膨大的地下莖使它們較能忍受水分的缺乏,不過在排水優(yōu)良的土地里,供應充足的水分才能使它們充分生長,當表土乾燥呈灰白色時,就應該給它們補充水分了。金花石蒜和火球花在葉子逐漸枯萎時,應慢慢減少澆水,一旦進入休眠期,即不可再澆水或施肥。
病蟲防治
細菌性軟腐病
防治方法:鱗莖栽植前用0. 3%硫酸銅液浸泡30分鐘,用水洗凈,晾干后種植。每隔半月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苯來特2500倍液噴灑。
斜紋夜盜蛾
主要以幼蟲危害葉子、花蕾、果實,啃食葉肉,咬蛀花葶、種子,一般在從春末到11月份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2500倍液,萬靈1000倍液防治。
石蒜夜蛾
其幼蟲入侵的植株,通常葉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鱗莖內(nèi)部,受害處通常會留下大量的綠色或及褐色糞粒,經(jīng)常注意葉背,有無排列整齊的蟲卵,發(fā)現(xiàn)即刻清除。
防治上可結(jié)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蟲蛹,減少蟲口基數(shù);發(fā)生時,噴施藥劑樂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幼蟲出來活動幼蟲(取食)時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好。
薊馬
通體紅色,主要在球莖發(fā)葉處,吸食營養(yǎng),導致葉片失綠,尤其是果實成熟后發(fā)現(xiàn)較多。
防治方法:可以用25%吡蟲啉3000倍液,70%艾美樂6000-10000倍液輪換噴霧防治。
蠐螬
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甲總科幼蟲的總稱。為害特點幼蟲終生棲居土中,喜食剛剛播下的種子、根、塊根、塊莖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斷壟。是一類分布廣,為害重的害蟲。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采用辛硫磷或敵百蟲等藥物進行噴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