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生茶,一定要用款杯子”
“我們今天喝的茶,來之不易,是…”
“你們聞香看看,是不是有種濃郁的花蜜香。”
“這茶生長在高山野林中…”
“我們先聞一聞,再喝..”
水還沒注入蓋碗中,便對茶的前世今生都做了一番解說,半盞茶的時間過去,還沒喝到茶。待茶送到嘴邊,茶已涼了。
茶,人在草木間,寓意著喝茶這件小事,讓我們回歸自然,得到的是放松和自在。
茶是應(yīng)該輕輕松松之下請客或自用的。
你習(xí)慣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
可現(xiàn)在人喝茶太過于講究,一定要用某種器皿,一定要走足流程才有儀式感,喝茶之后一定要達到禪茶一味的境界…
不由讓我想起了旅人喝水的故事。
有兩個旅人走了很遠的路非常的渴,終于找到了一口泉,一個用金杯子喝水,另一個陶杯喝水。
用金杯喝水的人為自已的富有感到得意,用陶杯喝水的人因自已貧窮而添了無謂的煩惱。
似乎他們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
同樣是一杯水,有人喝出了嫉妒,有人卻喝出了幸福。
商人眼中的茶是產(chǎn)品,文人眼中的茶是靈感,僧人眼中的茶是禪慧。茶還是那個茶,只是在不同人的眼中,它成了另一番模樣。
不是茶變得越來越復(fù)雜,而是人心變得不單純。
你若簡單,茶也簡單;你若復(fù)雜,茶也復(fù)雜。
別忘了,茶有靈性的。
老年的梁實秋經(jīng)常懷念兒時,晃著小腳丫去拿一把大茶壺,倒在一個小綠豆碗里,咕咚咚喝下。
或許他懷念的不是茶事,而是那時候喝茶的心境。
現(xiàn)在人喝茶,反而變得復(fù)雜。明明是喝茶,結(jié)果關(guān)注點變成了泡茶的茶壺是什么材質(zhì),喝茶的杯子是何種?喝的茶是來自哪個山頭?是古樹茶還是大樹茶?是純料還是拼配?
也許,最初的本意是為了更能體現(xiàn)茶的真味,結(jié)果卻弄巧成拙,失去了初心。
茶的本意,無非是為了品飲。品茶,是為了品生活。
所以,讓我們拋開繁雜的事物,回歸到喝茶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