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在我國加入wto后,我國企業(yè)參與的國際工程項目將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國際工程項目伴隨著全球經濟、科技、文化的發(fā)展變化,也日益呈現(xiàn)出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而我國企業(yè)參與國際工程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必將日益增加。但是國內關于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僅僅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內容比較泛泛;比較重視對客觀事件風險概率的計算和對損失的估計,而對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研究不足;比較注重對發(fā)生風險后的風險處置研究,對風險的預警研究不夠;比較注重風險管理一般程序的研究(風險辯識—)風險分析->風險處置);對風險管理的后評估研究不夠;比較注重數(shù)量分析方法的應用,應用現(xiàn)代項目管理理論不夠。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本文研究了以下幾個問題。
二、國際工程項目的基本特點
研究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問題,首先應界定什么是國際工程項目。關于國際工程項目的含義,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明確的定義。本文認為國際工程項目是跨越國界或項目主體來自不同國家的工程項目。工程項目“國際性”的程度,取決于跨越國界的數(shù)量,取決于項目主體來自不同國家的數(shù)量。
國際工程項目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項目的特點,即一次性、獨特性、目標的確定性、活動的整體性、組織的臨時性和開放性、開發(fā)與實施的漸進性之外,它的最大特點是復雜性、不確定性和由此產生的高風險性。
國際工程項目高風險的特點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地理距離,項目主體間的距離造成了協(xié)調的不便和面對面交流的缺乏;
二是語言障礙,國際工程項目往往涉及到許多不同的語言,這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困難,容易造成對一些關鍵術語理解上的混亂。
三是文化差異,由于項目主體成員來自不同國家,因此項目主體往往在價值觀、行為標準和規(guī)則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這些差異又造成了不同項目主體在運用項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上具有協(xié)調上的困難,因而項目主體之間不容易相互理解,常常產生矛盾和糾紛。
四是環(huán)境條件不同,即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宏觀與微觀)具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往往造成項目管理工作范圍擴大、持續(xù)時間延長,造成了組織與信息交流結構要不斷更新,造成了必須按照國際慣例、按照行之有效的并為權威機構頒布的文件范本來實施項目管理。
國際工程項目的高風險性決定了風險管理是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
三、關于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管理問題
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人提出“主體行為風險”概念,但我們認為,依據風險的可管理性程度,確立國際工程項目主體行為風險和客觀事件風險概念是很有意義的,這便于我們對不同的風險實施有效管理。項目主體(指項目參與人和項目的潛在競爭對手)行為風險是指由于主體的特定行為而給項目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項目主體行為風險又分為內風險與外風險:內風險是指某一項目主體內部所出現(xiàn)的組織管理風險和跨文化風險等;外風險是指某一項目主體與其他潛在競爭對手、其他項目主體在協(xié)作和競爭中所承受的風險。項目客觀事件風險是指項目主體以外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后給項目可能造成的損失。
項目主體行為風險之所以成為我們特別關注的研究內容,主要在于:
第一,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比較關注項目客觀事件風險,計算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損失,但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研究卻是薄弱環(huán)節(jié)。
第二,從風險屬性上來看,項目主體風險屬于基本風險,它存在于項目主體行為之中,其風險結果又直接影響整個項目主體群。因此,研究和減少主體行為風險是實現(xiàn)“雙贏”或“多贏”的前提。
第三,“行為問題”已經成為項目管理研究的焦點。martin barnes在2002年3月11日的香港“項目管理全球論壇”上提出了“工程項目管理革命將在哪里出現(xiàn)?”,的問題。他認為在20世紀后期,項目管理已從盈虧臨界點的變化軌道分析人手,擴展到了成本控制與質量控制,這一時期的項目管理已成為包含內容越來越多的一門科學。與此同時,人的因素更應為人們?yōu)橹匾暎?ldquo;行為問題(behavioral is-sue)”在項目管理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一些可以用數(shù)量進行描述的問題可能將居于次要地位。既然工程項目管理革命可能會出現(xiàn)在行為管理問題上,那么,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當然應當重視基于行為的風險管理研究。
第四,項目主體行為已經成為國際工程項目失敗的主要因素。david i.cleland曾研究了導致工程項目失敗的原因,在他所述的19個原因中,有9個屬于主體行為不當造成的,如項目經理能力欠缺;計劃不充分;與項目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不好等。
與客觀事件風險相比,項目主體行為風險具有不同程度的可管理性,即它可以通過理論研究與預先的行為對策減少或避免其發(fā)生。
目前這一研究領域應重點研究的內容包括:
一是關于研究頃目管理中不同條件下人們心理壓力與行為的關系,探討如何對于心理壓力可能造成的風險進行頃先管理;
二是關于如何運用博弈論研究同行競爭者競爭策略,探討如何對同行競爭風險實施預先管理;
三是關于組織風險的研究,探討如何通吐適當?shù)慕M織結構(聯(lián)合與重組、組織設計)、管哩制度、管理方法,通過項目管理風格與項目類型均適當匹配,通過項目領導與項目管理者職責的適當定位等,實現(xiàn)對組織風險的預先管理;
四是研究項目管理中的文化問題,探討跨文化條件下的溝通與團隊文化建設,實現(xiàn)對文化風險的預先管理
四、關于項目風險預警研究的問題
隨著工程項目外部環(huán)境的日益復雜和不確定,以及項目內部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sineering)的應用,人們對項目管理的靈活性和預測能力寄予越來越高的希望。而傳統(tǒng)的項目控制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這種挑戰(zhàn),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早期預警(early warning)系統(tǒng),提高管理者預測和處理項目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
工程項目預警是根據工程項目運行過程中各經濟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統(tǒng)計學的基本方法,對工程項目運行過程進行分析判斷,對其運行結果進行綜合定量評價,并對工程項目發(fā)展變化的趨勢進行分析預測的一種管理活動。預警主要是通過工程項目運行過程中重要指標的預測,發(fā)出警情、警兆的預報,并由此對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出反應。預警的基礎和前提是監(jiān)測,即對工程項目運行“度”的監(jiān)督和測定。
建立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是,早期信號、項目問題(任何可能的問題都構成風險)、問題原因、問題對策之間存在著相互聯(lián)系的邏輯關系:一方面是它們之間的網絡關系,即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關系(如同一信號反映多個問題和多信號反映一個問題)、同一問題多種對策關系;另一方面是它們之間的時間鏈關系,即早期信號、項目問題(任何可能的問題都構成風險)、問題原因、問題對策之間的相互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在不斷變化。
工程項目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建立過程是,依次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統(tǒng)、預警指標系統(tǒng)、預警判斷系統(tǒng)、預警對策研究系統(tǒng)和自動更新系統(tǒng)。這五個子系統(tǒng)既按照順序逐層推進,又通過自更新系統(tǒng)形成一個閉環(huán)結構,共同為風險決策提供月盼。赫爾辛基技術大學(hut)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系,曾提出了一個11大類,68個小項目的預警分析指標,通過數(shù)量化,預測工程項目可能產生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探討。
五、關于風險管理的后評估問題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后評估是對風險管理的過程、風險管理的結果和效益做出的評價和估計,是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風險管理后評估對于投資大、風險高的國際工程項目是十分必要的。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后評估按風險管理的過程來區(qū)分,可以分為對風險預先管理(項目前期階段)的評估、對風險監(jiān)控管理(項目中期與終止階段)的評估;按評估內容來分,包括對風險辯識的評估;風險分析與量化的評估;風險計劃與處置的評估;對風險管理組織的評估;風險管理對項目管理影響的評估;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評估。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后評估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
風險管理的目標與計劃是否與項目本身的要求相適應?風險的識別是否存在比較大的遺漏,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預先管理風險的手段是否防止或減輕了風險的發(fā)生?處置風險的手段選擇與組合是否恰當,從而降低了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風險分析與評估的結論與實際情況有何差距,差距大小和原因是什么?風險管理成本與收益是否偏離了原來的預計?風險管理組織的運行是否有效?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教訓是什么?
六、關于工程項目管理原理與風險管理的問題
工程項目管理原理只是近年來學術界所提出的問題,究竟什么是工程項目管理原理還有待與于深入研究,從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我們認為“原理”不僅對項目的成敗是極為重要,它對風險管理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工程項目管理原理是工程項目與管理活動中存在的規(guī)律和最基本的規(guī)則。工程項目原理一般具備以下特點:
它能對一些基本概念給出定義,諸如質量等級(quality)、成功項目(project success)和項目聯(lián)盟(project community)等等;它是工程項目與管理活動中一般性的規(guī)律,而不是具體的對策、過程和治理行為;它能解釋各變量之間的關系,可以被描述,并能夠解釋工程項目活動現(xiàn)象;它也包含著價值判斷,它根據一些價值標準(如效益、速度等),指出人們應當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作為支持項目活動的基礎,它可以通過研究、分析和實驗對其進行檢驗;它能為項目管理研究和實踐提供支持。
工程項目管理原理對風險管理具有的意義在于,堅持這些原理可以大大降低組織管理和文化差異方面的風險:
承諾原理(commitment principle),即一個平等的、產生于項目主體產生于項目之前的相互承諾是督促和保證各方履行各自職責的關鍵。相互接受的“承諾”體現(xiàn)在協(xié)議之中,各方對協(xié)議所涉及的項目目標、范圍、質量等級、完成工期和最終成本都有明確、一致的理解。堅持承諾原理就可以避免由于某一方不履行職責而給項目造成的風險。
四位一體平衡原理(tetrad trade-off princi-pie),即項目管理過程的核心指標——產品范圍、質量等級、完成工期和總成本應當相互協(xié)調,并可以實現(xiàn)。堅持四位一體平衡原理可以較好避免由于片面強調某一指標或忽視某一指標而造成的項目過程不協(xié)調風險。
單一信息傳遞與責任原理,即項目顧主和項目施工者之間的信息傳遞渠道應當是單一的,同時每個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應當責任分明、具體,以保證整個項目決策的一致性。堅持單一信息傳遞與責任原理可以避免由于決策混亂、責任不明所造成的風險。
文化環(huán)境原理(cultural environment princi-ple):管理活動應為項目的實施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積極的文化氛圍,從而充分發(fā)揮項目實施者的全部潛能,并能保證項目領導者的作風、風格與項目的類型、生命周期階段相適應。堅持文化環(huán)境原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化風險。
七、關于工程項目“軟技術”與風險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不僅是科學,同時也是藝術。
就它的科學性而言,項目管理需要很多“硬技術”,即各種項目管理方法、管理技術:項目范圍管理中所使用的工作分解結構(wbs)、產品分解結構(pbs)等;項目時間管理所使用的項目進度計劃方法——網絡圖、甘特圖等,網絡計劃技術等;項目費用管理所使用的費用分解結構 (cbs)、掙得值(eatned value)分析、計算機估算軟件等;質量管理所使用得tqm、pareto圖等;人力資源管理使用得組織結構圖(pbs、wbs)、責任分派圖和沖突管理;風險管理所使用得swot分析、層次分析、決策樹、敏感性分析和模擬分析等。
就項目管理的藝術性而言,項目管理也需要很多“軟技術”:
一是信息溝通與交流技術,即能清晰準確地表達和傳遞信息,能培育一個使團隊成員之間真誠、開放交流的環(huán)境,以保證他們能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二是提高組織效率的技術,即組織文化和動態(tài)變化過程以及隊所涉及的個體行為,具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因而能有效地獲取資源、獲得組織各方面的支持,從而為提高組織效率提供堅實基礎。
三是領導藝術,項目領導是項目技術和知識以及領導能力的結合,領導為確保項目成功運行,必須能向項目團隊闡述項目運行的目的、方向,能激勵和指導項)目團隊工作,能有效地解決沖突問題。
四是解決問題的決策技巧,項目發(fā)展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人們根據可以利用的資源在一系列行為中進行選擇,缺乏對解決問題做出正確決策的技巧,將無法保證項目的成功。
五是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傳統(tǒng)項目管理理論認為,項目顧主的目標、組織和相關人員一般不會發(fā)生變化,承包商的目標、組織和人員也不發(fā)生變化,因此,項目方案如果是完善的,項目完全可以按照最初的計劃來實施并完成。
現(xiàn)在這種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顧主的目標和要求是可以發(fā)生變化的,項目計劃作為一系列預測,由于可能遇到無法預見的問題,也是可以變化的,這些都要求項目的管理者應具有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每一項目的唯一性和所需技術、方案和管理模式的差異性,決定了管理者也必須具有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
項目管理軟技術雖然不能直接避免風險的發(fā)生,但從長期看,它有利于項目成功因素的成長,有利于培養(yǎng)出項目成功的環(huán)境,減少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發(fā)生,因而,軟技術不僅可以提高項目的成功率,也有助于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