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探討
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首先,熟悉圖紙。開工前首先必須了解圖紙、熟悉圖紙,以免施工過程中忙中出錯。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會同建設方、設計方、監(jiān)理方和施工方進行四方圖紙會審及交底;②結合圖紙深入施工現(xiàn)場了解本工程的基本全貌,如管線總長度、管線走向、管材直徑、檢查井數(shù)量等,還有與工作面開挖有關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別要注意查明煤氣、電力等交叉管線的位置,做好標志及保護措施;③依照圖紙確定的樁號走向水準測量復測一遍,避免出錯。④每隔一百米左右設置一個水準高程參照點,建立起準確的水準高程控制網,便于對管道施工進行測量。
其次,現(xiàn)場情況的調查與故障排除。開工前,除保證三通外,還要結合管線走向及施工開挖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場地與地形地貌、地物、交通問題等。任何妨礙施工的因素都要筆錄,呈請有關單位或部門協(xié)助排除。另外,管線有時與城市道路交叉等,這些都是絲毫不可忽視的障礙因素,開工前就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解決。
最后,測量放線。地面可見障礙排除后,即可進入測量放線的準備工作。施工放線是整個排水工程中的一項重要程序,指導著整個后序工程的施工,放線前必須做好嚴密的準備工作,如排水工程的工期較緊,道路施工方交出一段排水施工作業(yè)面后,排水施工方在未交出道路中樁的情況下立即組織進場施工,放線前利用電腦cad軟件輸入道路中樁坐標繪出中線圖,然后根據(jù)管線距中樁距離在軟件中自動計算出該段工作面各個井位的xy坐標,再根據(jù)各個井位坐標,利用全站儀現(xiàn)場放出各個井位。打樁撒灰放線時,要考慮中心線、邊坡系數(shù)加寬后因開挖受限制,開挖面非變窄不可就要考慮溝槽內設置支撐保證安全施工,以免塌方傷人造成事故。
2、排水管道施工的質量管理
挖溝槽時,可使檢查井中心樁,依據(jù)井基圓圈的尺寸挖好井基,待管材放穩(wěn)后,調節(jié)直管線管口,預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檢查井的工序中。具體措施如下:
2.1溝槽開挖與支護通常在排水管理工程施工中,土方的工作量占整個工程的比重均會很大,因此,必須合理安排開挖機械和人員,應采用機械與人工開挖相結合的措施,并在開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電纜和其他構筑物的位置,以便進行相應的保護、遷移等措施,保證開挖工作持續(xù)進行。
2.2合理選用及檢驗管材管材及主要配件由選定的合格制造商提供,管材進場后,由施工方材料工程師對產品的質量進行驗證。當外觀檢查不能確保管材的質量時,進行內、外壓試驗。進場的管子必須是經過專業(yè)實驗室批量檢驗合格并取得檢驗合格報告的產品。
2.3下管階段質量控制根據(jù)測放的中心線,用細繩控制好管道的一側邊線。宜采用吊車下管,吊車應沿溝槽開行,且距溝邊緣應大于一米,以避免溝壁坍塌,影響溝槽邊坡的穩(wěn)定。下管時用專用吊鉤或柔性吊索,嚴禁用鋼絲繩穿入管內起吊。同時有專人指揮,綁(套)管子應找好重心,平吊輕放,避免擾動基底管道相互碰撞。在施工現(xiàn)場狹窄不便機械下管的地段,采用人工壓繩下管。有架空線路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管節(jié)下入溝槽時,避免與槽壁支撐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嚴格控制水平與方向。管道的安裝一定要符合質量要求:管道必須墊穩(wěn),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縫寬應均勻,管道內不得有泥土、磚石、砂漿、木塊等雜物;管座混凝土應搗實,與管壁緊密結合;管座回填粗砂應密實。
此外還需注意,在砌井時既要使砂漿飽滿、流槽通順,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檢查井基礎的質量,不能帶水澆筑墊層和基礎,要保證基礎的幾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砌磚。另一方面應嚴格控制井墻的砌筑質量,井壁必須豎直,不得有通縫;灰漿要飽滿,砌縫要平整,抹面要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xiàn)象;嚴格控制踏步、井圈、井蓋的安裝質量,鑄鐵踏步,安裝要牢固,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銹漆;安裝井圈要坐漿飽滿,井蓋和井圈要配套,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須安裝重型井蓋。
3、做好閉水試驗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
閉水試驗是檢測水管施工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應明確是否要做閉水試驗,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以及設計要求閉水的其他排水管道都必須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回填土。對于閉水試驗的管段,應仔細檢查每根管材是否有沙眼裂縫若管材出現(xiàn)沙眼裂縫現(xiàn)象。若出現(xiàn)裂縫,可用細砂漿修補;若有滲水部位,可調水泥漿刷補填實。此外,管口接口處必須嚴密。對閉水管段應不急回填,也不需要進行管材下部與條基的連接。待閉水試驗合格后,再進行傍管混凝上的回填。對閉水不合格的管段,則應采取補救措施或盡快返工。
在具體的閉水試驗中,應做好試驗前的準備工作;試驗前,需將灌水的檢查井內支管管口和試驗段兩端的管口,用水泥砂漿砌磚堵死,并抹面密封,待養(yǎng)護3d~4d到達一定強度后,在上游井內灌水,當水頭達到要求高度時,檢查磚堵、管身、井身有無漏水,如有嚴重滲漏要進行封堵,待浸泡24h后,再觀察滲水量,測定時間不應小于30min;同時應正確計算滲水量,在閉水試驗中要真實記錄各種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數(shù)量正確計算滲水量。
4、施工場地恢復
管道安裝完畢并經水壓試驗合格后,經項目經理批準后及時進行管溝回填。管道回填采用人工回填。檢查井回填前先將蓋板坐漿蓋好,并通過測量保證標高準確后,井墻和井筒周圍同時回填。管溝回填前清除槽內遺留的木板、草簾、磚頭、鋼材等雜物,且槽內不能積水。將所有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其最佳含水量附近。還土時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層進行,管腔兩側也同時進行。
工程完工后,迅速仔細地復原所有施工地面,使之恢復施工前的狀態(tài),達到監(jiān)理認可的程度。并維護上述地面直至缺陷責任期結束。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線長占地面積寬,城市道路交叉嚴重,影響了交通。因此,在保證工程工期和質量的前提下,如何既快速又經濟、文明地完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減少對城市道路、交通及環(huán)境等的干擾,顯得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