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這樣一句話【聽,水聲好聽嗎,聲好,茶就好】,說的是泡茶過程里的一個細節(jié),可見泡茶之人對茶之用心。
當(dāng)然,對于“吸天地之靈氣,采天地之精華”的千年古樹茶來說,用心在其次,尊重乃首要,歷經(jīng)時間沉淀的古樹茶猶如紅酒,越藏越香,經(jīng)久不變,這樣的特質(zhì)造就古樹茶隨性、簡單、豪放的性格,你有什么樣的茶具,用什么樣的水,以何種方式去泡,古樹茶從不計較,只是意境不同,方法不一罷了。
茶 具
陶瓷壺
體積較大,古典粗獷,與古樹茶深厚的陳韻最為搭配,對泡茶的養(yǎng)水活性幫助非常巨大。深山茶林中,一泡水,一撮茶,飲之,心曠神怡,臨古茶樹,喝古樹茶,人生愜意不過如此。
紫砂壺
透氣性和保溫性使其也可作為古樹茶的器皿,紫砂壺精巧細致,溫潤柔和,搭配綠竹環(huán)繞的茶舍,也不失為一種風(fēng)雅。
蓋碗茶
清雅靈便,韻味十足,與古茶的秉性也算契合,三五好友,對桌而坐,一邊品茶,一邊下棋,時不時評論幾句,仿若歲月靜好,知足亦滿足。
水
茶中珍品也當(dāng)配以上等水質(zhì),能使用的雪水雨水固然最好,但純凈水,礦泉水,山泉水亦可。
水溫
適宜水溫在80-85度 ,比較能保留古樹茶的豐富層次,口感飽滿,回甘細膩,山韻悠長,部分茶可以更高甚至超過90度,水溫70度以下,影響效果。
方 法
悶泡
簡言之,泡茶的器皿可以封閉,第一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倒出茶湯時都留根(湯底),或出六留四,或出五留五,古樹茶的口感和韻味相對穩(wěn)定,留根不影響每泡的味道,反而能浸出它的醇香。
飄逸杯
這也是目前很多人喝茶的方式,取茶放于杯上層,洗過之后沖泡,時間不宜過長,倒入器皿飲之。
煮茶
茶泡過之后可煮,老茶可煮,新茶亦可,時間水量恰當(dāng),茶會更加香醇,百年古樹茶實則茶中精品,煮之更能香氣不絕。
冷水泡
顧名思義,以冷水泡之,可謂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但只適合含磷量較低的低發(fā)酵茶,冷泡之后的古樹茶清甜,養(yǎng)生功能更佳,不失為夏日飲品之佳選。
人們往往會說茶如人生,其實泡茶,泡的不只是一碗水和一撮茶葉,泡的是人生的層次和該有的順序。即使沒有精湛的工藝,古樹茶依然這么簡單認真的存在著:
不管是隨性豪放,還是精雕細琢
不管是玻璃瓷碗,還是紫砂青瓷
不管是天山雪水,還是深井清泉
古樹茶好,喝茶之人亦明白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