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洗茶“,大多數(shù)喝茶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通常在開始正式?jīng)_泡烏龍茶、普洱茶、黑茶、紅茶之前,習(xí)慣上都有一個必做的環(huán)節(jié)--洗茶。在洗過茶之后,才開始第一道茶水的沖泡。這似乎成了規(guī)定動作。
有些茶為什么要“洗“?是為了干凈而洗去茶葉表面的灰塵、農(nóng)藥殘留嗎?如果是這樣,那為什么不是所有的茶都“洗一洗“呢?所謂的洗茶,實際上是使茶葉從存放狀態(tài)進(jìn)入沖泡狀態(tài)的中間過程,它有著一個絕好的名稱--“醒茶“。
不管什么茶類,新鮮度很好的就不用醒茶,反之,越陳的茶越需要醒茶。醒茶的方法有很多:從冰箱里取出的新鮮茶,可以用在常溫下放置一會兒來醒茶;不夠新鮮的茶,可以用少許涼水或溫水潤泡;對于綠茶、白茶、黃茶來說,可以用適當(dāng)溫度的熱水快沖快出的方法醒茶,但絕不可用100℃的沸水;對于青、紅、黑茶來說用100℃的沸水來醒茶最好;此外,還可以將干茶放入燙過的紫沙壺里干烘來醒茶。
另外一點很重要,醒茶的水不一定都必須倒掉:如果茶葉很潔凈,醒茶不兼有洗茶作用,就不必倒掉;如果葉形比較完整,但潔凈度較差,或是屬于底部茶葉,雜質(zhì)灰份較多,醒茶的水可以倒掉。
總而言之,品茶之道沖泡得法是第一,而醒茶是茶葉沖泡的一道必要程序。要看茶醒茶,是需要點兒茶道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