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名:exochordaracemosarehd
科屬:薔薇科
別名:繭子花
科屬:薔薇科白鵑梅屬
形態(tài)特征:
植株高可達4至5米。葉為單葉,互生,葉片橢圓形,葉背灰白?;ㄐ蚩偁睿ò咨?,花期3至4月。白鵑梅樹姿優(yōu)美,耐旱、耐寒,可叢植、散栽或盆栽,用于點綴草坪、配置假山等。
小喬木或落葉灌木,高約5m。枝褐色,稍具角棱。單葉互,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偁罨ㄐ蝽斏?,著白花6~12朵,花徑2.5~3.5cm,花期4月。蒴果倒卵形至球形,果期9月。
播種或扦插法繁殖:
播種,可于9月采種,于翌年3月播種。扦插可用休眠枝,于早春萌芽前進行。白鵑梅春季白花如雪似梅,清麗動人。
用途:
宜在草地邊緣或山石旁等處栽植,橋畔、亭前配置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葉色嫩綠、花潔白,且較耐修剪,萌蘗性強,較耐瘠薄,可作路旁花灌木栽植。
本屬約5種,常見栽培的有紅柄白鵑梅(e.giraldii);齒葉白鵑梅(e.serratifolia)等。
常見品種---榆葉白鵑梅:
又叫齒葉白鵑梅,屬薔薇科白鵑梅屬,是落葉花灌木,產(chǎn)于我國東北和朝鮮的部分山區(qū),但分布數(shù)量極少。榆葉白鵑梅不僅是一種優(yōu)良的園林觀賞樹種,適宜與喬木、花灌木及花卉相培植,而且其種子可榨油,葉子可提煉栲膠,綠葉可代茶。
據(jù)初步調(diào)查,在14.4平方公里的海棠山風景區(qū)內(nèi),現(xiàn)分布榆葉白鵑梅純林面積可達180公頃,平均每公頃10萬株。
經(jīng)考察鑒定,我國著名林學(xué)專家李延生認為,阜新海棠山風景區(qū)大片分布的珍稀花灌木榆葉白鵑梅為全國絕無僅有,不僅構(gòu)成了海棠山獨特的風景,且有極重要的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