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施重施基肥
枇杷采后應重施基肥,以培養(yǎng)健壯的夏梢,促進花芽分化。一般采果結束前10-15天施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施化肥。產果20公斤左右的植株,可溝施干雞鴨糞10公斤或餅肥2-3公斤,加沼肥20公斤,并增施鈣鎂磷肥1公斤。
2、整園排水及覆蓋樹盤
枇杷采摘后恰逢梅雨季節(jié),要結合生態(tài)果園建設進行整園,減少水土流失。梯田種植園要清、挖梯土內側排水溝,防止積水爛根。7月上旬出梅后,常出現(xiàn)季節(jié)性干旱,此時正是枇杷花芽分化期,要注意抗旱供水,并用稻草、油菜稈覆蓋樹盤,以提高抗旱能力,降低表土溫差。
3、加強夏季修剪
采收后的夏季修剪,是枇杷最重要的一次修剪,宜早不宜遲。對細弱的采后枝、病蟲枝、枯枝要刪剪。對粗壯的采后枝進行短剪。促發(fā)壯實的夏梢,同時進行疏梢,對夏季抽發(fā)的新梢應保留2-3個壯實的新梢,其余抽生過多的新梢可從基部疏除。
4、及時防治病蟲
枇杷在高溫、積水、濕度大的環(huán)境條件下易發(fā)生枝葉病害,特別是枝干腐爛病。應在排水防漬的基礎上于主干和主枝上刷石灰水或涂1:2:10波爾多液,同時可在樹冠噴0.5%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若發(fā)現(xiàn)枝干有裂皮、腐爛病狀,可先修刮病部后涂藥液,再噴樹干和樹冠。主要的藥液有:粉銹寧800倍液,綠風95、多菌靈1000倍液。枇杷黃毛蟲咬食嫩葉、嫩莖和老葉,蟲卵散產于嫩葉背面,孵出的初齡幼蟲群集,可人工摘葉片捕殺。二齡后的幼蟲危害,應噴20%殺滅菊脂2000倍液或50%滴滴畏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