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肥培管理

發(fā)布時間:2023-09-01
肥培是為了補強栽培者希望作物依照其理想生產而執(zhí)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采收茶菁及根、莖生長會消耗樹體及土壤中的礦物元素,這也是茶樹施肥的最基本需求。但是不同類型肥料施入土中后,各元素的移行、被吸收與茶菁利用的時間差卻不能不知,否則施肥效果難以彰顯。 茶樹為多年生常綠木本作物,在正常情況下,可將樹體分成1-2年生細枝,分枝與主干,根群等三個部分。三者原本幾乎以等比率生長,且各盡天職;也就是根群吸收水分及礦物養(yǎng)分,粗枝與主干支撐樹型并作根群與葉片間水分、礦物與有機養(yǎng)分的交流管道,而1-2年生細枝則著生與分散葉片,使其能盡量爭取最大的光合作用空間,三者同心幫助茶樹生長。唯隨著采收方式、修剪、留養(yǎng)、病蟲害、天候逆境、樹齡及生產制度需求等,常會改變葉片與1-2年生細枝所應占有的比率,此點會對后續(xù)數(shù)個生產季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也常造成肥培管理與茶菁產量與品質上的困擾。 就臺灣而言,自然生長的茶園,一年可抽4-5次新梢;若經過采摘,則可抽5-7次新梢。唯近年來國內已逐漸放棄夏茶、甚至二水與秋茶的生產,由于大部份的農友采取無作為的留養(yǎng),在秋、冬茶生產前所修剪掉的生物量,遠超過整年茶菁生產量的兩倍以上,而這些留養(yǎng)枝在高溫、強光下生長量大增,將造成基層葉片受到遮陰、養(yǎng)分競爭與病蟲害的影響而落葉,待修剪后,不但葉層變薄、葉片衰弱,且隱藏了相當多的病蟲害,對第二季后的生長不利。 表一是由歷屆經鑒定為優(yōu)良包種茶成茶的元素分析結果,也成為茶園管理的重要肥培指針之一;吾人可借此,選取適宜比率的肥料與種類。但若從每生產一公噸茶干,吾人僅從茶樹移走40-60公斤氮素的觀點而言,似乎僅有施肥量十分之一的氮素,發(fā)揮了生產效益;不過若再考量吾人必須修剪掉兩倍以上的留養(yǎng)量,憑白棄置如此得來不易的大量樹體氮素,實值得深入檢討 。表一、茶菁適宜礦物元素含量范圍 元 素
含量適宜范圍
元 素
含量適宜范圍
氮n(%)
4.00~6.00
鐵fe(ppm)
90~150
磷p(%)
0.25~0.40
錳mn(ppm)
300~800
鉀k(%)
1.50~2.10
銅cu(ppm)
8~15
鈣ca(%)
0.25~0.55
鋅zn(ppm)
20~40
鎂mg(%)
0.15~0.30
鋁al(ppm)
400~900
茶樹為常綠作物,在放認生長狀態(tài)下,一年中的生長量仍因溫度、日照及雨水的增加而增加;不過包種茶的品質卻反向而馳。因此站在樹體氮素的有效管理與茶菁生產經濟效益考量下,生產模式必須做到最有效的調整。 茶芽萌發(fā)生長的初期,不能或很少累積養(yǎng)分,這些有機及無機養(yǎng)分需要由成熟葉片及根群提供。又春茶與冬茶萌發(fā)初期,易受突發(fā)性的低溫與干旱阻礙,影響茶菁產量與品質甚巨;不過由常年田間觀察可知,凡葉層厚度夠的健康植株,耐逆境的能力較強,茶菁的產量與品質受到的損害也較小。 茶業(yè)改良場利用中剪后重新培養(yǎng)樹勢的茶園,分別于春、冬茶萌芽前,由基部進行摘葉處理,發(fā)現(xiàn)春、冬茶的產量與葉層厚度成正相關,并可提高其毛茶精制率。其中春茶的產量與芽長、芽重及芽數(shù)均有關,而冬茶則與茶芽的數(shù)目關系最為明顯。經由元素分析發(fā)現(xiàn),成熟葉片中的氮素會因茶菁生長而降低,尤以最上層10公分的葉層可減少15-20%的氮;茶菁生長時,是有能力吸引靠近組織的養(yǎng)分移入,因此平時培養(yǎng)健康的葉層,成為茶菁生產的保障。茶業(yè)改良場建議,春、冬茶生產期,茶樹的葉層最好能保持20公分以上的厚度。 茶既為常綠作物,根群也必終年吸收養(yǎng)分供給地上部生長。雖然吸肥效率呈現(xiàn)季節(jié)上的差異,不過由于茶樹必須依照吾人在經濟生產上最合理的生長模式生長,才能發(fā)揮最大的經濟競爭力,所以先規(guī)劃出地區(qū)最理想之生長模式之后,再進行施肥管理的后續(xù)補強作業(yè),方有較大的實質意義。不過無論如何,茶樹仍需肥料生長,施肥作業(yè)也不能停頓,因此本章節(jié)雖暫不做任合何施肥量與施肥期之建議,但仍對施肥通則與理由加以解釋。 雖然施肥的方法能影響肥料施用的效益,但一旦肥料進入土壤后,各元素主要是藉溶于水后才進行縱、橫向之移動,雨水或灌溉水是上項動力的主要來源。肥料采撒施方式時,必須經過雨水不均,甚至流失的考驗,所以施肥效果較難估算,埋入或少量多施是較能確保肥效的方法。 一般氮肥溶解的速度較快,與土壤的結合性較小,所以移動性也大,很容易在短期內發(fā)生肥效;磷肥與土壤的結合性大,易被固定,所以最好藉由深耕方式,也就是物理力量來移近根群;鉀肥則在兩者之間。故每兩年做一次茶園翻土是有相當大的意義。由于氮素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高,所以除非少量多施,經由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氮素,仍是土壤最穩(wěn)定的氮素來源。 有機質能提供茶樹生長的好處甚多,但農友常忽視有機質分解釋出氮的速度緩慢,且為其重要特性之一。加上目前尚有不少農友毫無一般等量氮素的有機肥價錢是化肥的7-12倍概念,并存在以肥料價錢來估算肥效,而非以氮含量來換算肥效的習慣,常造成單用等價的有機肥后,茶菁發(fā)生缺氮之案例,故需在此加以說明。有機質含量達60%以上的有機肥料,剛開始釋出氮肥的量雖稍高,但整體的釋出時間卻往往長達一年以上,因此若單施有機肥料,除非換算的氮量足,否則很難滿足茶菁生長時的大量需求,必須藉重化肥做臨時性的補充,所以介于二者間的合理化施肥較易為農友所采納。 唯前述茶芽萌發(fā)生長表現(xiàn)主靠樹體原養(yǎng)分的蓄積量,施肥的功能除提供本次茶菁生長所需的部分需求外,最重要的還是在逐漸補足本次由樹體移入茶菁的養(yǎng)分虧損,如此方能防止基部葉層脫落,減弱樹勢,并貯備下一、二次茶菁生長所需。所以即使施用速效性的化肥,也往往需在3-6個月后,才能展現(xiàn)其最大的施肥效益,更遑論緩效性之有機肥。此點又可由二水茶及冬茶生產期易造成基部葉片脫落高峰,且手采茶園較機采茶園與葉層厚度大者較小者落葉量小得到旁證。此也為為何農友們不斷嘗試不同種類、品牌與用量的肥料后,依然難以獲得穩(wěn)定及普遍性結果之原因,因為問題的重心仍是在樹體本身的狀況,肥料的效益是長遠的,但極易為不同的茶園管理作業(yè)所掩蓋。所以今后應加強葉層厚度管理與肥效時間差的概念。 由表一得知,茶樹是重氮肥之作物,需要鉀、鎂,但較不喜磷、鈣。由于化肥的成分固定,吾人可依茶園之狀況,挑選適宜比率的化肥,詳見茶業(yè)改良場茶園推薦施肥手冊;但長期施用化肥,是有可能會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有機質肥料與茶樹同為生物體而來,含有生物所需的各種元素,所以又稱全效性肥料;唯在茶樹較不喜磷、鈣的前提下,應盡量避免使用含骨粉、血、鳥糞、魚蝦等動物性有機肥料,以免磷、鈣等元素于土壤中累積過多。 由于市售有機肥之品牌甚多,為防止不肖業(yè)者將不潔之資材,尤為遭工業(yè)廢棄物污染后的資材甚至污泥混入有機肥中,宜選擇政府登記有案并推廣之有機質肥料,因為政府均對其加以抽檢與規(guī)范,成為農友的保障;農友切記勿貪圖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以防遭受重金屬污染。施肥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論施肥多辛苦,但施錯了,決難從土中收回。在此介紹幾種重要的選購重點:<認清廠牌及政府核案的肥料證號,注明元素比率,確定肥料腐熟完全且不具高溫,不具雜質,含水量適中。若嫌有機肥費用太高,以栽種綠肥就地翻耕的方式,也可以增加茶園有機質。唯切記,綠肥生長是會從土壤中吸取大量養(yǎng)分,造成土壤暫時性貧瘠,故需配合化肥施用;且綠肥生長不可高過茶棚面,以免因遮陰,造成茶樹落葉與病蟲害滋生。栽種綠肥宜先衡量農閑的自家人力,以免耽誤茶園正常作業(yè)。另近年以農產加工廢棄物,諸如苡芢殼、花生殼等厚厚的鋪設土面
上一個:含茶成語369
下一個:2512 0R82 ±5%貼片電阻

工程實例分析---如何通過造價管理提高工程效益?
新手看過來,梁鋼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無功補償?shù)呐渲?/a>
如何把iphone照片導入電腦四種方法分享圖文(iphone照片怎么導入電腦)
發(fā)財樹怎么養(yǎng)好,養(yǎng)好發(fā)財樹讓你財源滾滾,
電腦進不去桌面怎么解決,電腦進不到桌面 怎么辦
襯衫領
普洱茶的內飛、內票、支飛
RC-02U1R69FT_F 0402 1.69R現(xiàn)貨購買,風華 0402 1.69Ω ±1% 1/16W
普洱茶的后期存放方式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