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陶瓷表面裝飾工藝有哪些?
(一)施釉
釉面層是由高質(zhì)量的石英、長石、高嶺土等為主要原料制成漿體,涂于陶瓷坯體表面二次燒成的連續(xù)玻璃質(zhì)層,具有類似于玻璃的某些性質(zhì),但釉并不等于玻璃,二者是有區(qū)別的。
釉面層可以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并提高其力學(xué)強度。施釉面層的陶瓷制品表面平滑、光亮、不吸濕、不透氣,易于清洗。
釉的種類繁多,組成也很復(fù)雜。按外表特征分類有透明釉、乳濁釉、有色釉、光亮釉、無光釉、結(jié)晶釉、砂金釉、光澤釉、碎紋釉、珠光釉、花釉、流動釉等。
施釉的方法有涂釉、澆釉、浸釉、噴釉、篩釉等。
(二)彩繪
在陶瓷制品表面用彩料繪制圖案花紋是陶瓷的傳統(tǒng)裝飾方法。彩繪有釉下彩繪和釉上彩繪之分。
1、釉下彩繪
在陶瓷坯體或素?zé)耘鞅砻孢M行彩繪,然后覆蓋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的即為釉下彩。
彩料受到表面透明釉層的隔離保護,使彩繪圖案不會磨損,彩料中對人體有害的金屬鹽類也不會溶出?,F(xiàn)在國內(nèi)商品釉下彩料的顏色種類有限,基本上用手工彩畫,限制了它在陶瓷制品中的廣泛應(yīng)用。
2、釉上彩繪
釉上彩繪是在燒好的陶瓷釉上用低溫彩料繪制圖案花紋,然后在較低溫度下(600~900℃)二次燒成的。由于彩燒溫度低,故使用顏料比釉下彩繪多,色調(diào)極其豐富。同時,釉上彩繪在高強度陶瓷體上進行,因此除手工繪畫外,還可以用貼花、噴花、刷花等方法繪制,生產(chǎn)效率高,成本低廉,能工業(yè)化大批量生產(chǎn)。
但釉上彩易磨損,表面有彩繪凸出感覺,光滑性差,且易發(fā)生彩料中的鉛被酸所溶出而引起鉛中毒。
(三)飾金
用金、銀、鉑或鈀等貴金屬裝飾在陶瓷表面釉上,這種方法僅限于一些高級精細(xì)制品。飾金較為常見,其它貴金屬裝飾較少。金裝飾陶瓷有亮金、磨光金和腐蝕金等,亮金裝飾金膜厚度只有0.5μm,這種金膜容易磨損。磨光金的厚度遠(yuǎn)高于亮金裝飾,比較耐用。腐蝕金裝飾是在釉面用稀氫氟酸溶液涂刷無柏油的釉面部分,使之表面釉層腐蝕。表面涂一層磨光金彩料,燒制后拋光,腐蝕面無光,未腐蝕面光亮,形成亮暗不一的金色圖案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