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月月紅、四季花,現(xiàn)代月季為落葉灌木或藤木,株高30~400厘米或更高。枝條生長有的直立叢生,有的斜出擴(kuò)展,有的拱形彎曲,枝上具有皮刺,刺有彎有直,大小疏密與品種有關(guān),也有個別品種近無刺。
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3~9枚,卵圓形、橢圓形、倒卵形或闊披針形,葉緣有鋸齒,托葉與葉柄合生?;斏味浠蚨喽鋮采蕚惴炕ㄐ?;花瓣自5片至80余片;花徑3~15厘米;花色有白、紅、黃、粉等多種顏色。果實由花托發(fā)育而成,球形或壺形,肉質(zhì),紅色至黃色。種子褐色或栗褐色?;ㄆ?~11月。
月季品種分為約有15000個,其主要類群有:
雜種香水月季,主要由雜種長春月季和雜種香水月季雜交培育而成。這類月季生長強健,花多重瓣,豐滿碩大,花色齊全,品種最多,是目前栽培最廣的品種群。
耐寒性強,花有芳香,花色變化甚多,除白、粉、黃、桃紅、大紅、紫紅外,還有各種朱紅、橙紅、兩色鑲嵌、變色等。雜種長春月季,主要由月月紅同突蕨薔薇,法國薔薇等雜交培育而成。
耐寒性強,植株高大,生長勢旺,枝條粗壯,葉大而厚,常呈暗綠而無光澤?;ɡ俜蕡A,花大,多呈紫、粉、白等色。
豐花月季,主要由小姐妹月季與雜種香水月季雜交選育而成。豐花月季分枝多,植株較小,花多而大,聚集成球,花期長,花色美。
耐寒,耐熱。優(yōu)良品質(zhì)僅次于雜種香水月季的新品系。
雜種藤本月季,這一品種群是由我國原產(chǎn)的光葉薔薇與香水月季,雜種香水月季、雜種長春月季等反復(fù)雜交選育而成。其特點是枝條長,可以牽引上架。由于親本不同,其花形、花徑、花色和大小差異很大。
耐寒力強,生長旺盛。
微型月季,以我國的小月季作為主要雜交親本繁育而成,其品種有“拇指”、“紅襖”、“粉裙”等100多個,主要表現(xiàn)在植株矮小,僅高30厘米,非常適合盆栽。
(1)生長習(xí)性
月季為高度雜交種,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月季喜歡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能避免冷風(fēng),干風(fēng)的環(huán)境。月季喜肥,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
生長發(fā)育的最佳溫度為白天20~25℃,夜間12~15℃。當(dāng)氣溫超過30℃時,進(jìn)入半休眠狀態(tài),冬季氣溫低于5℃時,即進(jìn)入休眠狀態(tài)。月季對溫度的適應(yīng)能力,各品種群間有較大差異。某些古代月季能忍-20℃的低溫。豐花月季,雜種藤本月季,一般能耐-15℃的低溫,雜種香水月季群最不耐寒,但在短期-12℃的低溫環(huán)境中,露地栽培也能安全越冬。
月季耐旱不耐澇,但在生長期間,特別是春季,土壤缺水也會造成花朵小、花色淡、壽命短。月季不耐蔽蔭,在蔭蔽條件下,枝條細(xì)長,葉薄色淺,花小花少。
(2)繁殖方法
主要以扦插、嫁接繁殖新株。在一定條件下,也采用壓條、分株等方法。如果要培育新品種,或大量培育砧木,則以播種雜種繁殖。
扦插多在春季或雨季進(jìn)行。
春季扦插,插條來自冬季修剪下的健壯、腋芽飽滿的一年生枝條。冬季修剪后埋入沙中貯藏越冬,春季3月份取出扦插。插條長12~15厘米,插深以頂端一芽露出土面3~4厘米為準(zhǔn),插后澆透水,并經(jīng)常噴水。
雨季扦插插條選自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花后修剪下的枝條。月季開花后,剪去殘花及花下第1~2片葉,選取枝條中部腋芽發(fā)育健壯的枝段,每段帶3個芽,基部剪口離第3個芽0.3厘米,剪口要平滑,把基部2葉剪去,頂部一葉剪去1/2。插入蛭石、純沙或素沙土中。
蛭石通氣、保水性能好,又經(jīng)過煅燒,比較清潔,生根效果好。純沙要篩去大的沙粒,石子和雜質(zhì),用沸水淋洗消毒,或在氣溫高、陽光毒時堆在水泥地上蒸曬。素沙土可在插前進(jìn)行土壤消毒。嫁接繁殖是月季繁育的主要手段,它既能獲得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又能大量繁殖。嫁接方法可用枝接和芽接。枝接在春季3月進(jìn)行,砧木留地3~6厘米剪斷,利用切接法進(jìn)行。芽接在6~10月份進(jìn)行。砧木可用薔薇扦插苗。
薔薇扦插生根容易,可在上一年雨季進(jìn)行露地扦插,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和周圍空氣濕潤,不需任何處理生根率可達(dá)80%以上。經(jīng)過一年培育,第二年6到10月均可進(jìn)行芽接,如在培育過程中適當(dāng)留3~4個枝條,嫁接時還可分別把不同品種逐次接上,便會獲得單株多品種植株。
芽接可用“t”形芽接法或“門”形芽接法,接芽選自當(dāng)年生開花后生長健壯、品質(zhì)優(yōu)良的母株上的枝條,接前2天對砧木和接芽母株充分灌水,以利皮層剝離。一般接后10天即可檢查成活率,接芽葉柄一觸即落者,證明已接活。
待3周后剪除接芽上的砧木,接芽萌發(fā),40~50天即可開花。但在10月份嫁接成活的芽,一般不剪砧,而到第二年春季剪砧,再促新芽萌發(fā)。
(3)栽培管理
地栽月季,要根據(jù)其習(xí)性選擇適宜的環(huán)境,土質(zhì)不好的要進(jìn)行客土調(diào)劑,施以基肥。春季3月份芽萌動前進(jìn)行裸根移栽即可。在栽植前進(jìn)行強修剪,每株留2~5根枝條,枝條長度在40厘米以下。栽植株行距和栽植穴的大小,以苗木大小及栽植品種而定,大苗一般穴徑為45厘米,深50厘米。栽時嫁接苗的接口最好低于地面2~3厘米,扦插苗可保持原有深度,栽后澆透水。
在春季及初夏月季生長季節(jié),每隔5~10天澆一次水。雨季高溫,要注意排澇。月季常年開花不斷,需要及時補充肥料,供給營養(yǎng),春季萌芽前可結(jié)合澆發(fā)芽水施以稀薄的液肥,以后每隔半月澆1次液肥。肥料可用稀釋的人畜糞尿,也可與化肥交替施用。夏季炎熱應(yīng)停止施肥。秋季應(yīng)施腐熟的有機(jī)肥,可采用穴施法。
月季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季修剪在落葉后進(jìn)行。對雜種香水月季和雜種長春月季,一般將當(dāng)年生充實枝條剪留4~5個芽,留3~4根枝條,以得到特大花朵。
修剪時還要以品種和栽培目的而異,修剪時不僅要選留枝條,而且要注意株叢均勻。強枝高剪,弱枝短剪,大花品種留4~6個壯枝,每株選取離地面40~50厘米側(cè)生壯芽,剪去上部枝條。蔓性和
藤本品種,可疏去老枝,剪除弱枝、病蟲枝,注意培養(yǎng)主枝。
月季的夏季修剪,要注意及時剪除嫁接苗砧木上的萌蘗枝花后剪除殘花、疏去多余的花蕾。第一批花開后,要將花枝于基部以上10~20厘米或枝條充實處留一健壯腋芽剪斷,以增強新枝勢力,使第二批花開好。第二批花開后,仍需留壯去弱,促進(jìn)開花。
月季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落葉后要注意清掃園內(nèi)枯枝落葉燒毀,消滅越冬菌源,發(fā)病嚴(yán)重時噴50%多菌靈600~800倍液。
月季很容易受蚜蟲、紅蜘蛛、蚧殼蟲為害,花期還常遭小青花金龜子為害,也要及時防治。盆栽月季,首先應(yīng)選擇矮生多花而香氣濃郁的品種。
栽植盆土要疏松,盆徑大小以苗木大小而定,澆水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盆栽過程中要薄肥勤施,每15天左右施一次肥,10月中旬停止施肥。
盆栽月季的修剪很重要,要及時摘除殘花,扶持壯芽,促開大花。盆栽月季還要常放室外,注意通風(fēng)透光,防治病蟲害,松土除草,剝除砧芽,并每年換盆一次,時間在春季發(fā)芽前。
(4)綠化用途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態(tài),芳香馥郁,四季常開,特別是品種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們譽為“花中皇后”,也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
月季在我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詩人曾有詩贊曰:“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fēng)”。“花開花落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guān)”。“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葉風(fēng)”。幾句詩句,道出了月季花期長久,“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的品質(zhì)。
不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西風(fēng)蕭瑟的寒秋,總是依然故我,月月生輝,月季的適應(yīng)性強,無論公園、名勝、機(jī)關(guān)、學(xué)校、工礦企業(yè)還是醫(yī)院庭前均可大量栽培,它是綠化、美化、香化的好材料,可以布置花壇、花境、花帶,也可建立專類月季園。
月季很適合盆栽,擺放于陽臺、宅內(nèi),或大型展覽。月季還可做切花,經(jīng)濟(jì)價值高,需求量大,在國內(nèi)外占有重要地位,月季花制花籃、花環(huán)、花束更是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