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好苗圃地。土壤粘重,洼地,排水不良,或前作為馬鈴薯、棉花、茄子、蕃茄、煙草、瓜類等感病植物的田地和連作地不宜作苗圃地。推廣應用雙層黃心土防病育苗技術。在制好苗床播種前,先在床面上鋪墊一層1-2cm的黃心土,并用黃心土覆種。這種方法不僅對預防猝倒病有顯著效果,而且還能減少雜草滋生,提高苗木質量,應推廣應用;
2、科學制作苗床。整地制床宜在土壤干燥和天氣晴朗時進行,以免水分太多造成板結,幼苗難以出土。南方多雨潮濕,播種松、杉育苗應作高床,床面中部略高。苗床制作時土粒要細,床面要平,均勻撒種后履土宜薄。苗床粗糙,凹凸不平,易造成局部積水,有利于病害發(fā)生;
3、苗圃健康管理。病原菌全在土中,由根部傷口侵入,故盡量不要傷害根部,并注意土壤消毒及種子以藥劑消毒處理。土壤用%敵克松4-6克每平方米或撒生石灰20-25 kg/畝處理。種子用0.2%-0.5%的敵克松或福美雙等藥劑處理。
4、做好水肥管理。不良環(huán)境條件是引發(fā)林木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原因,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間苗、清除病株等創(chuàng)造適合苗木生長、不利于病原物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是預防苗木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措施。(1)施肥:根據(jù)苗木生長情況及時施追肥,施肥要氮磷鉀配合施用,比例為4∶3∶2。及時補充鋅、鐵等微量元素,以免各元素比例失調(diào),導致病害發(fā)生。(2)澆水:澆水能調(diào)節(jié)溫度,在高溫時吸熱降溫,低溫時減緩降溫速度。水分過多,苗木生長衰弱,抵抗力下降,抗逆性減弱。缺水會導致葉片萎蔫、爛根、落葉,甚至死亡。應根據(jù)苗木缺水情況適度澆水,掌握土不干旱不澆水,要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季干旱多澆水,秋天苗木生長緩慢少澆水;苗木生長旺盛期多澆水。注意不能對有病害的苗木噴水,以免病害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