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摻茶自成一格,堪稱中國一絕。
在四川的茶館里,當(dāng)茶客們圍著茶桌坐定后,隨著客人喊聲“泡茶”,摻茶師傅便應(yīng)聲而至。只見摻茶師傅右手提著紫銅長嘴壺,左手五指分開,夾著一揮茶碗、碗蓋、碗托,來到茶桌前一揮手,碗托丁當(dāng)連聲滿桌開花,恰到好處地在客人面前各停一個。緊接著把裝好茶葉的茶碗放在一個個茶托上,左手扣住碗蓋,緊貼茶碗,右手上的紫銅長嘴壺如赤龍吐水,待水將滿碗時.忽地一收一翹,接著吧嗒一聲,碗蓋翻過去將碗蓋住,全部動作快速、干凈、利落。有客人落座,便一手提銅壺一手拿茶碗來到客人桌前.就在茶碗“撒”下的瞬間,從銅壺嘴里傾出的開水已經(jīng)將茶泡好,接著他用無名指輕輕一勻,茶碗的蓋子順著碗的邊沿優(yōu)雅地滑上來,將茶碗蓋好。
一個優(yōu)秀的摻茶師,兩手還能同時提壺?fù)剿?。摻茶師一只手托?0多副茶碗.三件套的蓋碗在手上呈倒掛金鉤狀。而另一只手還提著一只銅壺,縷縷熱氣從壺嘴冒出。摻茶師手中的蓋碗盡管有幾公斤重,但他游刃有余地穿校于茶客間,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嫻熟地將茶碗“撒”在桌上,擺碗、摻茶、蓋碗,一氣呵成。茶畢送客一只手端一只茶碗.拇指扣住碗蓋,能把殘剩茶水倒得片葉不留,堪稱絕活。
摻茶在四川不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招式和流派,如蒙山派的“龍行十八式”,峨眉派的三十六式等。摻茶師將表演時,忽然將滾燙的長嘴銅壺.出人意料地舉到頭頂上一個“童子拜佛”,細(xì)流從上瀉下,卻是有驚無險。接著,銅壺甩到背后,細(xì)長的壺嘴貼著后肩.連人帶壺一齊前傾,細(xì)流越背而出,穩(wěn)穩(wěn)著杯,是為“負(fù)荊請罪”。背過身去,下腰,后仰如鉤,銅壺置于胸前,長嘴順喉、預(yù)、下頗出槍,幾乎就要燙著突起的下巴,一股滾水細(xì)若游絲,越過面部,反身摻進(jìn)茶碗,這一招叫“海底撈月”。茶滿,人一個鯉魚打挺,桌面干凈利索.并無施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