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芋又名苞葉芋、 白掌、 一帆風(fēng)順、 異柄白鶴芋、 銀苞芋, 為天南星科白鶴芋屬植
物。 白 鶴芋翠綠葉片, 潔白佛焰苞, 清新幽雅, 是世界重要的觀花和觀葉植物。
生物學(xué)特性
白 鶴芋原產(chǎn)熱帶美洲。 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huán)境。
白 鶴芋的生長適溫為 22~28℃ , 3~9 月 以 24~30℃ , 9 月 至翌年 3 月 為 18~21℃ ,
冬季溫度不低于 14℃ 。 溫度低于 10℃ , 植株生長受阻, 葉片易受凍害。
9
白 鶴芋葉片較大, 對濕度比較敏感。 夏季高溫和秋季干燥時, 要多噴水, 保證空
氣濕度在 50% 以上, 有利于葉片生長。 高溫干燥時, 葉片容易卷曲, 葉片變小、 枯萎
脫落, 花期縮短。
白 鶴芋怕 強(qiáng)光暴曬, 夏季需遮蔭 60% ~70%, 但長期光照不足, 則不易開花。 以
500 勒克斯為宜。
土壤以肥沃、 含腐殖質(zhì)豐富 的壤土為 好。
繁殖方法
常 用分株、 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 以 5~6 月 進(jìn)行最好。 將整株從盆內(nèi) 托出, 從株叢基部將根莖切開,
每叢至少有 3~4 枚葉片, 分栽后放半陰 處恢復(fù)。
播種繁殖: 開花后經(jīng)人工授粉, 可以得到種子。 采種后需立即 播種, 發(fā)芽溫度為
30℃ , 播后 10~15 天發(fā)芽。 如發(fā)芽時遇溫度過低, 種子易腐爛。
組培繁殖: 20 世紀(jì)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白鶴芋在美國 、 德國 已開始進(jìn)行組培繁
殖。 以幼嫩花序和側(cè)芽為 外植體, 經(jīng)消毒后接種在添加 10 毫克/ 升 6- 芐氨基腺嘌呤
和 2 毫克/ 升吲哚乙 酸的 ms 培養(yǎng)基上, 40~45 天后長出愈傷組織和不定芽。 再把不
定芽轉(zhuǎn)移到添加吲哚乙酸 2 毫克/ 升的 ms 培養(yǎng)基上, 約 30~40 天誘導(dǎo)生根, 成為完
整植株。
栽培管理
白 鶴芋的盆栽用 土以腐葉土、 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 加少量過磷酸鈣為宜。 常
用 15~19 厘米盆。 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 每半月 施肥 1 次或用卉友20-20-20 通
用肥。 白鶴芋萌蘗力較強(qiáng), 每年換盆時, 注意修根和剪除枯萎葉片。 過密 植株進(jìn)行分
株后盆栽。
病蟲害防治
常見細(xì) 菌性葉斑病、 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葉片, 可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噴灑。 另有根腐病和莖腐病發(fā)生, 除注意通風(fēng)和減少濕度外, 用 75% 百菌清可濕
性粉劑 800 倍液防治。 有時發(fā)生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 用 50% 馬拉松乳油 1500 倍液
噴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