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黃庭堅(jiān)《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fēng)霽月。”可見古人都有人品這一說法,而如今更是處處見人品,更有人可以沒有學(xué)位,不可以沒有學(xué)問,更不可以沒有人品之說,像喝茶這樣優(yōu)雅的事兒,更是茶品見人品,我們怎能失禮呢?
1、不要隨意抽煙、遞煙
喝普洱茶時,在未經(jīng)主人或在場客人允許之前,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shí)在想抽,等喝了五泡之后,征詢一下旁人的意見,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發(fā)煙、遞煙的行為,是很失禮的。
2、主人要主動介紹茶
主人事先要說出準(zhǔn)備好的茶的種類,然后問客人喝什么。再簡要地說一下所沖泡的茶葉的名稱、茶類產(chǎn)地、品質(zhì)特征、沖泡要點(diǎn)及文化背景等,讓客人仔細(xì)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干香。還沒弄清楚客人喜歡什么茶,就直接沖泡,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3、沖泡前要燙壺、燙杯
在沖茶、倒茶之前用90℃以上的開水沖燙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請人喝茶,沖泡前不溫杯,會給人造成不衛(wèi)生的印象。
4、不要徒手抓茶葉
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zhǔn)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用手抓茶葉,茶葉不僅容易受潮,還會混入手上的氣味或其它雜味。
5、壺嘴對他人
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著自己一切尖銳、危險(xiǎn)的物品都是不能對著他人的,如燒水壺如果對著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銳的東西對著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壺嘴針對他人,也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6、敬茶要七分滿
中國人講究“七茶八酒”,倒酒時可以倒?jié)M,但斟茶時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合情合理,這便是中國人的茶桌之禮!
7、遞茶時不要觸碰杯沿
泡好的茶在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需要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
8、一口悶或亮杯底
中國人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不過可以發(fā)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贊賞,當(dāng)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fèi)了好茶,如果實(shí)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