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細菌性穿孔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為中心產(chǎn)生水漬狀小點,擴展到2mm時,病斑中心變褐色,最終形成近圓形,暗紫色,邊緣具水漬狀暈環(huán),中間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的病斑,達35mm左右。濕度大時,病部可出現(xiàn)黃色溢腕,病果早期脫落。
高溫高濕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勢加重。樹勢弱、排水通氣不良或過多施氮肥的果園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1)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選栽抗病品種,進行合理整形修剪,創(chuàng)造通風透光的良好條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一30度石硫合劑涂抹傷口,減少初侵染源。
(4)藥劑防治:代森銨、農(nóng)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福美雙在常規(guī)使用濃度下進行噴灑,果實生長期適當增加藥劑防治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