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敷設最簡便的一種方法,適用于少量電纜敷設,一般位于人行道上,大開挖施工,電纜深埋0.8米左右,上覆水泥蓋板以保護電纜,敷設后再修復路面;這種方法費用少。在高、低壓電纜交叉時,高壓電纜應敷設在低壓電纜下面,因為埋在上面的電纜較易發(fā)生外力損傷事故。
1、電纜溝方式
利用人行道做成電纜溝,上放蓋板,一次開挖施工,以后施放電纜只需開啟蓋板,比較方便,中間亦不要工井。電纜溝又分雙側支架電纜溝及單側支架電纜溝;雙側支架電纜溝深1.05米,寬1.9米,單側支架電纜溝深1.65米,寬1.45米,一般可放入12根電纜。當然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增減。這種方式好處是施放電纜比較方便,維護方便,一次開挖施工后電纜可陸續(xù)施放,但費用稍貴一些。
2、電纜隧道方式
電纜很多時,應建設電纜隧道,大小可按施工條件及需要安排,隧道又分圓形的頂管式(一般內(nèi)徑2~6cm)、現(xiàn)澆的方式(一般內(nèi)部尺寸:1.9米寬,2.88米深);都可放電纜36根左右。頂管式不需開挖路面,現(xiàn)場澆注式需開挖路面,隧道頂部深至2米。這種方式費用最貴,好處是施工放電纜方便,電纜根數(shù)多。
電纜溝和電纜隧道內(nèi)的最小允許距離見附表1
附表1電纜溝和電纜隧道內(nèi)的最小允許距離(單位:mm)
名 稱
電 纜 隧 道
電 纜 溝
高 度
1900
不作規(guī)定
兩邊有電纜時,架間水平凈距(通道寬)
1000
500
一邊有電纜時,架與壁間水平凈距(通道寬)
900
450
電纜架
各層間
垂直凈距
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
200
150
20kv及35kv電力電纜
250
200
1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
不小于2d+50
控制電纜
100
100
電力電纜間水平凈距
35
35
不小于電纜外徑
注:d表示電纜直徑
3、架定敷設方式
電力電纜架定敷設一般采用鍍鋅鋼絞線吊掛,當電纜重量在每公里兩噸以下時,采用35平方毫米的鋼絞線,每公里在四噸以下時采用50平方毫米的鋼絞線。架定電纜的安裝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架定電纜在跨越公路時,為了防止車輛運輸時誤碰電纜;其對地高度不應小于5.5米,跨越鐵路時,不應小于7.5米。
(2)架定電纜往往用在建筑物或相對樹木較多處,應防止電纜直接與建筑物碰觸或樹木碰觸。
(3)3kv以上電纜外皮應有可靠的接地,否則可視為絕緣線;不能采用吊線安裝的方式架設。
(4)電纜一般采用掛鉤托掛在吊線上,也可綁扎,對于鎧裝電纜每隔一米加以固定,若為無鎧裝電纜則掛鉤距離縮短,一般以0.6米加以吊掛。
(5)電纜的吊線應有良好的接地,且應與電纜外皮地線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