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是指導茶文化活動的最高原則。中國茶道精神,是和中國的民族精神、中國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中國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
茶道是產(chǎn)生于特定時代的綜合性文化,帶有東方農(nóng)業(yè)民族的生活氣息和藝術(shù)情調(diào),追求清雅,向往和諧;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機緣,倚于佛家的淡泊節(jié)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導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具體而言,中國茶道的精神莫過于四字:靜、凈、境、徑。
靜為本。茶須靜品,心境和緩,寧靜安逸,修身養(yǎng)性,“靜”為品茶前提。靜山之美,靜水之美,靜夜之美,在靜中才能真正感悟流之韻,體會動之美。
凈為先。泡茶要潔凈之水,干凈器具,品茶要有潔凈環(huán)境,更需人有潔凈心靈,達到內(nèi)外融合。清茶不完全表示茶之淡,也表示人際的濃淡適中,保持良好情誼。
境為美。境為情境、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心田的每個角落時,心靈便顯得空明,精神得到凈化。
徑為歸。歸是什么?歸真,歸理。“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追求情之真,追求性之真,追求道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