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留心紫芽這種茶。同年5月,在西雙版納和普洱市交界處一片萬畝茶園中見到數(shù)叢紫芽茶。茶園主人介紹,該片茶園約有5%左右茶樹嫩芽尖變紫了,而在葉片長大后,大葉子又恢復成了普通茶一樣的綠色,如果有客戶定制紫芽茶,采茶工人就分開采摘,如果沒有,就和普通鮮葉混合在一起制作了。在茶園里走了半個小時,準確講這塊地的紫芽顏色為紫紅色。
2016年在勐海,在一個村落背后的茶園里,也看到了紫芽茶。行了十分鐘,碰到10%左右變紫的植株。變了色的植株,則每個芽頭都是發(fā)紫,沒變色的普通植株,則每個芽頭都不會發(fā)紫。這次,特地嚼了幾莖紫色的芽,甜的,基本沒有苦澀,又嚼了幾莖正常的綠色芽,苦澀明顯,后發(fā)甜。
勐海這片茶園的紫芽茶顏色又有所不同
2017年,詢問了幾個山頭的茶農(nóng),得到的反饋是當?shù)囟加凶涎坎璐嬖?,但都說,量很少,價很高。抽空到實地看了,所見最大的一株紫芽茶樹都已經(jīng)四五米高,與其說是紫“芽”,不如說是紫“莖”——葉片的顏色比普通翠綠的茶深,仔細分辨是帶有些許紫色,區(qū)別卻并不是那么大,反倒是葉梗和背后的葉脈,從內(nèi)而外泛著明顯的紫色。
葉脈是紫色的
同樣是2017年春季,選了一塊基地,讓農(nóng)戶仔細地分開采摘,單獨加工了一批紫芽茶。原料有盈余,又試著用它做原料發(fā)酵了一批熟茶。加工成的干茶發(fā)黑,普通大葉種茶加工后嫩芽部位是白的,而紫芽茶的芽也是黑的。發(fā)酵成的熟茶更沒芽,看起來都是黑乎乎的大葉。論賣相不是很好。
客戶試飲后,收到的反饋是,紫芽茶甜,生茶甜,熟茶也甜。在9月開湯試了一次,紫芽生茶苦澀味低,甜潤,不是苦化甘,而是直接甜。紫芽熟茶也甜潤,還帶著獨有的一種香氛??磥?,紫芽茶的這種甜是從葉片的滋味上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區(qū)別。陸羽茶經(jīng)說紫者上,恐怕不止是因為它少,而是因為那時的人喜好甜潤的茶。第一批紫芽茶是來自于單一一塊基地,不知其他茶園的紫芽滋味是否會有很大區(qū)別。2018年,繼續(xù)探索。
1、紫芽是否有古樹茶?
有。量少。
2、紫芽泡了湯是否發(fā)紫?
基本不紫。生茶湯金黃,比普通的顏色偏厚。熟茶湯紫紅略帶紫。
3、紫芽是否有收藏價值?
有客戶反饋三五年存放后口味提升很大。因為之前沒有單獨做過這個品種,整個市場都較少,太久的紫芽茶沒有考據(j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