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又名景天。葉肉質,橢圓形,灰綠色。栽培品種還有細葉景天(又名金枝玉葉)。喜溫暖干燥的氣候和充足的光 照。生長適溫為20~25℃。
玉樹葉片肥厚,四季常綠。根據大小可放置于有光照的臥室窗臺或陽臺上培養(yǎng)。因其夜間放出氧氣,對人體有益, 適合長時間布置于臥室內。
1.玉樹養(yǎng)殖的花盆選用 (1)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為與家庭裝潢相協(xié)調,可以用瓷盆栽培。
(2)花盆大小:玉樹一般選用16~28厘米盆徑的盆栽種。
2.玉樹養(yǎng)殖的土壤選擇 玉樹不耐寒,要求干燥、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宜。盆土用腐葉土5份、園土2份、河沙3份配制。極耐旱,忌土壤過濕。玉樹喜干燥的空氣和偏干的土壤,忌濕潤的土壤,盆土濕潤易造成根莖腐爛。
3.玉樹養(yǎng)殖的澆水方法 生長期間經常保持盆土適度濕潤。若盆土排水不暢,而又澆水過多,會因積水而爛根。而盆土過干、天氣悶熱、空 氣不流通,易引起落葉。應根據溫度控制水量,夏季澆水可適當多些,同時要注意室內通風降溫,以促進生長;冬季應控制澆水,一般7~10天澆1次水即可。
秋末、冬季、春初氣溫較低時,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應嚴格控制澆水,使盆土處于干而不燥的狀態(tài),干透后略澆水即 可。春季氣溫上升后開始生長,可逐漸加大澆水量至保持土壤偏干。澆水應在盆土干透后澆為宜。秋季氣溫漸涼后逐漸減少澆水,最后使盆土偏干至干燥狀態(tài)。
4.玉樹養(yǎng)殖的施肥方法 玉樹生長較快,為保持株形豐滿,施肥不能太多,室內可不施肥。全年內施以氮為主的肥料2~3次即可,施肥濃度 不能大,宜應在生長旺盛季節(jié)進行。
幼株每年春季換一次盆,在休眠期結束后進行。
玉樹喜肥,但對肥料要求不高。春季新莖長出后開始追肥,生長季可每月追施腐熟的15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 酸二氫鉀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夏季氣溫較高和冬季氣溫較低時不施肥。
玉樹株形較大時只施基肥,不需追肥,以控制高度?;士捎酶斓亩癸灧?、豆?jié){渣等有機肥?;实氖┯昧繛榕?土的1/20~1/10。將基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后裝盆移栽。
5.玉樹養(yǎng)殖的溫光要求 玉樹比較耐陰,家庭養(yǎng)護可常年放在室內沒有直射光的地方,或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室溫保持在6~10℃。溫度過 高易引起徒長、葉片脫落或病蟲害,冬季低溫可促進花芽分化,在5℃以下時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
6.玉樹養(yǎng)殖的四季管理方法 (1)春季管理
幼苗生長較快,每年換盆1次,成形株每2~3年換盆1次。換盆時間在春季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進行。換盆前停止?jié)菜當?shù)日,使盆土干后脫盆。由于其枝葉含水豐富,易折斷,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斷植株。脫盆后修剪去枯死根、斷根,晾1~2天后栽種。栽后放置于半陰處,暫不澆水,2~3天后略澆水,保持盆土偏于。
玉樹栽培管理簡單,控制盆土水分和保證充足的光照是關鍵。玉樹好陽光與通風的環(huán)境,不宜與其他喜濕潤空氣的植物放置在一起培養(yǎng)。
(2)夏季管理
玉樹喜強光照,夏季氣溫不高時不需遮陰,保持適當?shù)乃止?。布置于室內時應保持一定的光照和注意室內的通風。夏季氣溫較高(35℃以上)時生長處于停滯狀態(tài),應注意控水,防止高溫水多而爛根,同時遮去中午前后的光照,停止施肥。夏末氣溫涼爽后可繼續(xù)施肥。
(3)秋季管理
秋季應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培養(yǎng)。盆土干透后澆水,天氣漸涼時可逐步減少澆水量,停止施肥,使盆土干而不燥。當氣溫降至5℃左右時應及時移人有光照的封閉陽臺或房間內培養(yǎng)。
(4)冬季管理
玉樹不耐寒,冬季室內氣溫應保持在5℃以上。此時生長處于停滯狀態(tài)。盆栽應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內培養(yǎng),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不施肥。
7.玉樹養(yǎng)殖的注意事項 (1)玉樹性喜溫暖、陽光充足,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能良好生長,忌強光直射,炎夏受到暴曬易發(fā)生日灼病,引起葉片萎縮而枯黃。
(2)春季氣溫升高后,開始恢復生長,應保持充足的光照,逐步加大澆水量。當室外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以放置于有光照但不淋雨的陽臺上培養(yǎng)。生長期間應控制澆水,防止盆土過濕引起腐爛,以土壤干透后再澆水為宜。雨水較多的天氣應減少澆水次數(shù)。
(3)生長期間對過長和過密枝權適度修剪,保持株姿勻稱,樹勢強健。10月中旬移入室內,放置光照充足溫暖處,越冬溫度最低不可低于5℃,嚴格控制澆水,保持盆土不至于干透即可。每半月轉一次盆,避免枝葉偏斜,影響美觀,如光照不足,更應注意防止?jié)駸釥€根脫葉。
(4)蒔養(yǎng)玉樹生長期水肥適度,冬季室內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溫度平穩(wěn),冬春季健壯老株能開出粉白色小花,并有香氣。
8.玉樹養(yǎng)殖的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可用嫩枝或葉片扦插,生長期間均可進行,但插前需將插穗陰干。
可于生長季節(jié)剪取生長充實的嫩枝,稍晾干后插入素沙、沙土中,插后保持一定濕度,20~30天即可生根。葉插是 在生長季節(jié),將1~2年生葉片從基部掰下,晾8~10小時,插入素沙或沙土中,最好斜插,深度為葉片長度的1/4 ~1/3。插后噴少量清水,放庇陰通風處,經常保持微濕,30天左右既可生根,并長出幼芽。
怎樣讓玉樹葉片鮮綠 玉樹原產于南非,為景天科多年生常綠多肉植物。其葉形肥碩,對生,肉質,倒卵形,全緣,具短柄,表面光滑,色翠綠?;ㄐ。拾咨?。玉樹枝葉豐滿,葉片肥厚、柔潤光亮,四季碧綠,莖干蒼勁,猶如古樹老樁,郁郁蔥蔥,可常年放在室內觀賞。
玉樹適應性強,成活率很高。若養(yǎng)護得當,葉片全年常綠。性喜溫暖和陽光。但不耐寒。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生長良好,每隔半個月左右轉盆一次,以免樹冠偏斜。忌強光直射,否則易發(fā)生日灼病,引起葉片萎縮而黃枯。
生長期間經常保持盆土適度濕潤。一般夏季放在室外半陰處養(yǎng)護,澆水不宜過多,見土面干時再澆。
如果在室內,應打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以利通風降溫,促使其生長;冬季要控制澆水,室溫保持在7℃~10℃就能安全越冬。
玉樹生長較快,為保持株形豐滿,施肥不能太多,每年生長旺季施2~3次薄肥即可。同時,在此期間結合花木修剪,以保持植株的勻稱。
玉樹的施肥技術 玉樹別名燕子掌、厚葉景天、肉質萬年青、景天樹,屬景天科青鎖龍屬。原產于熱帶非洲的半荒漠上。在我國栽培甚廣,幾乎遍及千家萬戶。喜溫暖干燥,不耐寒,喜充足光照不耐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輕堿和干旱,怕水漬而耐瘠薄,在排水透氣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玉樹生長迅速,幼苗期應每年換盆換土1次,用普通培養(yǎng)土或面沙上盆,待株棵長到50厘米左右時加高生長緩慢,莖稈開始加粗生長,這時應換入“坯子盆”中,以后不必年年翻盆換土,通過追肥來補充營養(yǎng)。除炎熱的夏季需適當遮蔭來防暑降溫外,其他季節(jié)應充分見光,盆土應間干間濕,寧干勿濕,并應注意防雨,以防盆內積水而爛根。春、秋兩季適當追肥。
冬季室溫不得低于10℃,盆土應保持相對干旱。如在溫室越冬,中午前后一定要開窗通氣來降低室內濕度,否則葉片上會發(fā)生褐斑病,人室前應把蝸牛和蛞蝓消滅干凈,以防它們啃食葉片。隨著新葉的抽生,莖稈下面的老葉會逐片脫落而布滿盆面,應及時清理以防它們在盆內腐爛。
如何防止玉樹落葉? 玉樹又名燕子掌,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玉樹生長較快,每年春季需換盆,加入肥土。為保持株形豐滿,肥水不宜過多。生長期每周澆水2~3次,高溫多濕的7~8月嚴格控制澆水。盛夏如通風不好或過分缺水,也會引起葉片變黃脫落,應放半陰處養(yǎng)護。入秋后澆水逐漸減少。
室外栽培時,要避免暴雨沖淋,否則根部積水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每年換盆或秋季人室時,應注意整形修剪,使其株形更加古樸典雅。玉樹耐旱力強。在一般情況下若大量脫葉大都是因為澆水過多,阻礙了根系呼吸而導致爛根所引起的。
另外在盛夏季節(jié)和春節(jié)過后也常常脫葉,前者是因為天氣悶熱、通風不暢,后者放在室外陽光下淋雨,葉柄基部產生離層而脫葉。因此,盛夏季節(jié)應適當遮蔭并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防止雨淋。冬季或早春脫葉的主要原因是室溫過低又見不到陽光所致,因此應放在南窗附近養(yǎng)護,保持14℃以上的室溫,少澆水,開春以后隨著氣溫升高再正常澆水。另外,如果突然澆一次大水或大雨造成盆內積水,或施肥過濃,或盆土過于都會引起脫葉。
玉樹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又名燕子掌褐斑病。玉樹各栽培、引種區(qū)都有零星發(fā)生,個別花圃發(fā)病嚴重,造成肉質葉片上斑點累累,降低觀賞價值。
癥狀
危害玉樹葉片,沿邊緣生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褐色病斑,或在葉面上生近圓形淡褐色病斑,病斑邊緣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上有淡淡的輪紋,上生有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后期病斑嚴重失水、組織破裂可形成穿孔。
發(fā)病規(guī)律
病原為真菌,膠孢炭疽菌。病原菌在病葉或病落葉內越冬,翌春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多次再侵染,夏秋季節(jié)不斷擴大病情。當花圃內溫度高、濕度大,植株生長較弱,上一年病原菌積累多時,發(fā)病常重。雨季雨滴迸濺或采用上方噴淋澆水,常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病性。玉樹喜陽光,耐半蔭,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能生長良好。喜溫暖,不耐寒,耐干旱。夏季高溫期間停止生長,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如高溫炎熱加上通風不良,常引起葉片脫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常用扦插繁殖。盆栽時,花盆底部宜用碎石或瓦片墊作排水層。夏季應適當遮蔭,不可在烈日下暴曬,最好放于室外廊邊檐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