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層高較大樓層的剪力墻如何正確處理?
① 將剪力墻厚度加大為不小于層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則當剪力墻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時,仍可視為一般剪力墻,如即使層高為6米,當剪力墻厚度為400時,1650長度的剪力墻仍屬一般剪力墻。實際操作時,對長度較大,軸壓比較小的剪力墻,當穩(wěn)定性能滿足要求且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亦不小于8時,也可不將剪力墻厚度加大至層高的1/15。該法的優(yōu)點是基本不需加長剪力墻,對建筑功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缺點是剪力墻折算厚度較大。
② 在條件允許時,在樓層間設(shè)置一層分隔梁,沿剪力墻平面外拉設(shè)以提供其平面外平動及轉(zhuǎn)角自由度的約束,大致相當于多設(shè)一層樓蓋的效果,以減少剪力墻的計算長度,從而使剪力墻厚度不需太大也能滿足一般剪力墻的條件,也能滿足穩(wěn)定性的要求。
③ 在保證剪力墻厚度能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剪力墻長度,使50%以上面積的剪力墻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滿足不小于8的要求。該法的缺點是會使較多的剪力墻在底部樓層增加長度,因與建筑往往對底部車庫、架空層、裙樓等有較大空間的要求相違背而影響建筑使用功能,建議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