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喝普洱茶或者購買普洱茶的時候,總是聽到別人都在說:“我這個茶好”,所有人都在說自己的茶好,可是這個“好”,到底該是怎樣的一種好法呢?
普洱茶的“好”,有主觀成分,也能客觀分辨:主觀取決于個人喜好,但難免有失客觀,尤其當從“越陳越濃越香”的核心價值作為出發(fā)點去考量的話,茶品是否能夠越陳越濃越香,如何才能越陳越濃越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點。相較于到專業(yè)機構進行權威檢測,感官審評是評價普洱茶品質最直觀有效的方式,前者牽扯面廣,尤其是個人操作的情況下實現(xiàn)難度較大,而后者則是簡單的器具和一定的經驗就能做到。
那么,在對普洱茶進行感官審評時,我們應當從哪些方面下手呢?首先,外觀如餅面、條索、湯色等視覺范疇內的分項,都是需要進行考量的;香氣方面,品種香、地域香的抑揚、濃烈程度,工藝香是否存在,時間香是否明顯等;滋味則要注意茶湯的異雜味、回甘強度及持久度、濃強程度等;口感則更多表現(xiàn)在茶湯是否融合、順滑等。最后,對葉底的評判也是不可忽略的,其活性、含芽率等,也一定程度上在佐證茶品的品質。
好品質的普洱茶,需要在優(yōu)質原料、工藝正確、倉儲科學的條件下,經過存儲轉化后,才有可能達到“越陳越濃越香”的結果,品飲價值也隨之提升。所以,通過感官審評,對普洱茶的原料、工藝和存儲做出客觀評價,符合“好的”標準的普洱茶,才算是好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