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觀空間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植物景觀空間主要由形態(tài)要素和植物要素構成,。以植物材料作為主要的構景要素所形成的景觀空間,與硬質景觀空間甚至建筑空間相比,必然具有顯著差異性。
1、運動性
植物隨時間季節(jié)的變化可以極大地豐富人們對景觀的體驗,這是植物景觀最有魅力的特點。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機體,那么植物景觀空間的構成材料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多變性,由于自身內部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的差異,即使同一種材料在不同區(qū)域也會形成不同的空間效果。植物隨著季節(jié)、時間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景觀表現,春花、夏蔭、秋葉、冬實形成了植物的季相景觀,植物由幼年轉向成熟形成了植物的年相景觀,一天中的不同時段也會產生無窮的光影變化。植物景觀空間與建筑空間最大的差異就在于時間維度,時間在空間變化中起著重要作用,時間是空間的流程,空間是時間的容器。
2、可塑性
植物具有豐富的質感,親切而易于更替,可塑性強。植物空間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源于植物本身的特點,不像建筑或者硬質景觀那樣僵硬,而使植物景觀空間呈現出豐富的空間層次,植物的特殊質感與自然要素相結合,會形成千變萬化的光影效果。植物材料易于更替與更新,對于塑造不同的空間感受及圍合狀態(tài)提供了可能性。
3、尺度的靈活性
從蒲公英到參天大樹,植物的尺度非常靈活,只要搭配得當,營造的空間層次也隨之豐富。植物可以營造小尺度的私密空間,同時還可以塑造大尺度的綠色空間體系,與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聯系,以形成調節(jié)小氣候、保護野生動植物、人類娛樂的多重功能,這些都是建筑空間或硬質空間無法達到的。從小尺度的私密空間到大尺度的綠色空間體系,植物空間體現了豐富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