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赤道坐標系?
以天赤道為基本平面的天球坐標系。
赤道坐標系是一種天球坐標系。過天球中心與地球赤道面平行的平面稱為天球赤道面,它與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圓稱為天赤道。
赤道面是赤道坐標系的基本平面。天赤道的幾何極稱為天極,與地球北極相對的天極即北天極,是赤道坐標系的極。
經(jīng)過天極的任何大圓稱為赤經(jīng)圈或時圈;與天赤道平行的小圓稱為赤緯圈。作天球上一點的赤經(jīng)圈,從天赤道起沿此赤經(jīng)圈量度至該點的大圓弧長為緯向坐標,稱為赤緯。赤緯從0°到±90°計量,赤道以北為正,以南為負。赤緯的補角稱為極距,從北天極起,從0°到180°計量。
古代中國赤道坐標系:赤道天球坐標系在古代中國被稱為渾天系,它是將天地看作一個整體,將這個整體比做一枚雞卵,將地球比做卵中黃,將環(huán)繞地球的天穹比做卵白和卵殼。渾天系是以地體為天地的球心,以南、北兩天極為軸心,亦即天地的中心;以緣地球表面向四周延伸的太空為上下四方。以北天極為上,以南天極為下,以與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為圓形天道,以將二十八宿所標示360度等分的十二辰為劃分時間的坐標,并在這一立體的“卵殼”上標示日月星辰的運行度數(shù)。正如李勇先生所指出:(由十二支標示的)“天空十二辰對觀測者而言是隨整個天球參與周日和周年運動。”隨整個天球,即是隨整個地球參與周日和周年運動。因為整個天球是整個地球全方位向天穹的延伸。正如古代中國天文學典籍《太玄經(jīng)》所說:南極與北極是天軸所在的處所,天旋地轉(zhuǎn)由此而起,就象車輪有車軸,所以能自行旋轉(zhuǎn)。眾星全都移動,惟獨北極固守中央不變換位置(古人所講的用于標識北天極位置的北極星只是相對不移動位置,其實自古至今作為天軸軸心的北極星也是換了好幾個的)。因此得知北極星的位置居于天地的中心,天地是傾斜的,所以(在人的視覺中)極在正北。極就象轉(zhuǎn)軸的軸心,以(相對的)靜經(jīng)歷(不停歇的)動,計量出十二時。這一體系所認知的時空背景是以“極”為樞紐(中心),“時乘十二”。一年的十二月、一日的十二時,都是以極為中心對二十八宿的十二等分。用現(xiàn)代科學的語言講就是以“極”為中心對地球赤道和天球赤道360度的十二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