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人人愛喝茶,但喝茶的規(guī)矩您知道多少?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在茶桌上給別人倒茶時,有人只是用幾個手指輕扣桌面以示回禮。這是茶人之間心照不宣的“暗號”——叩手禮。
扣手禮傳于清代
叩手即叩首也是磕頭的意思,傳說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在茶館喝茶時,皇帝給官員倒茶,這在正常情況下是需要謝跪行禮的。但是微服私訪又不能行禮,情急之下靈機一動,官員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既保了密又不失禮數(shù),于是這一習俗就這么流傳下來。
扣手禮有講究
《功夫茶話》中寫道:當別人為你倒茶時,曲指輕敲桌面,既表示注意到了熱茶正傾入茶杯,“但倒無妨”;又含有致謝之意,相當于說“這廂有禮了”。與此同時,賓主盡可以談笑自若,話該說什么就繼續(xù)說什么,不會因倒茶的客套而打斷話題,現(xiàn)代扣手禮也是分長幼的。
扣手禮正確方法
1、長輩給晚輩倒茶:這時,晚輩應將右手握拳,拳背朝上,用五指輕敲桌面。一般敲三下即可,意思是五體投地,為倒茶之人行叩拜之禮!
2、平輩給平輩倒茶:只需要食指和中指并攏,輕敲桌面三下即可,表示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
3、晚輩給長輩倒茶:長輩可以用一只手指在茶杯邊緣輕敲一下,表示尊重?;蛘撸绻L輩遇到比較欣賞的晚輩,可以用中指在茶杯邊緣輕敲三下,表達你的欣賞。
當別人為你倒茶時,曲指輕敲桌面,既表示注意到了熱茶正傾入茶杯,“但倒無妨”,又含有致謝之意,相當于說“這廂有禮了”。而與此同時,賓主盡可以談笑自若,話該說什么就繼續(xù)說什么,不會因倒茶的客套而打斷話題。
喝茶時其他基本禮儀
忌“一口悶”或“亮杯底”
茶本是滋味和精神的飲料,品茶時,如不是很渴,就別“一口悶”了。
盡量避免抽煙、喝酒
喝茶時,盡量避免抽煙。如果實在忍不住,不妨在五泡之后,征詢一下主人和賓客的意見,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霧。剛剛落座,就開始發(fā)煙,則略顯不敬了,不妨坐下來,先細細品一品茶也是樂事。此外,正式的茶會場合,還是避免喝酒出席。因為茶道是陶冶人的性靈的一種藝術,重在渲染一種氣氛,一身酒氣難免會破壞了和諧的氛圍。
避免吐茶
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湯,即是自己并不喜歡,也不可當著主人的面吐了出來,當然,茶已變質除外。否則這是極大的失禮,甚至有一種挑釁的意味。
避免高聲喧嘩,談吐也應落落大方。
贊賞。
最后品茶結束,如果茶還不錯,不妨稱贊下主人的茶或是茶室,也不失為是對主人盛情接待的一種肯定。
此外,在招待客人喝茶時,還有一種“伸掌禮”,是泡茶者示意對方需要用到的,表示“請”的意思;當伸掌禮用于主泡與助泡之間協(xié)同配合時,又表示“謝謝”。
客方也可采用伸掌禮表示答謝。主客兩人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的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的一方伸左掌行禮。
中國人喝茶,歷來都是以禮待人,客來敬茶。茶禮講究自然,不必拘于一格。優(yōu)雅并非追求這些一招一式的形式,但開始習茶時,不妨先按照大家約定俗成的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