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套袋能有效地防止春季霜凍的影響,減輕雨季裂果、預(yù)防病蟲和鳥害,因而可明顯地減輕農(nóng)藥污染,可減輕果實生長后期由于氣溫明顯回升所引起的日灼病和赤斑病;套袋后的果實色澤鮮艷,品質(zhì)有了明顯的提高。
1、套袋時期。一般于2~3月份幼果有拇指大小時進行。早熟品種和冬春氣溫較高的地區(qū)可早些,反之可遲些,但有凍害的地方,如提早套袋,則可減輕因凍害而造成的損失。
2、套袋材料。套袋材料對果實色澤與品質(zhì)影響較大。如用透明度高的白紙或報紙做紙袋,果實深紅色,糖度高,但果肉較硬,果汁較少,風味較差:而用透明度較低的牛皮紙?zhí)状\紅色,果軟而多汁,味佳,但糖度較低,目前多選擇使用耐水、黑褐色的重磅牛皮紙或報紙,后者必須涂刷一層稀薄的棕油或亞麻油,以增強耐水及防破損能力。由于早熟品種的果實易受鳥類和蝙蝠為害,要使用牛皮紙袋。
3、套袋方法。套袋前先疏去一部分尚嫌過多的果穗支軸,通常每穗中保留2~3個支穗,然后疏去病蟲果、凍傷果或機械損傷果,再疏去小果和密生果,保留中部膨大稍圓的果實。樹勢旺、結(jié)果枝強壯、葉片多的樹,以及樹冠中部和下部適當多留,相反則少留。疏果后噴1次甲基托布津和菊酯類農(nóng)藥,以免果實套袋后發(fā)生病蟲害。噴藥后5~7天套袋。將套袋材料做成長方形紙袋,大小20厘米×17厘米,具體依果穗大小而適當增減。袋頂兩角剪開,以便通氣。套袋時,將袋充分展開鼓起,手執(zhí)袋口使果穗套人袋內(nèi),并使之位于袋中適當位置,防止果實觸及袋面,以減輕日灼。袋的基部提緊后,用小鐵絲扎緊,也可用稻草縛扎或訂書釘夾住。每批套袋宜在袋上作出標記,區(qū)別成熟期的遲早,以便采收時辨認。中途如出現(xiàn)紙袋破損,要及時補牢。摘果時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