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紅桃的生物學特性
燕紅桃除具有一般桃樹的共同特性外,還有品種本身的特點。
(一)根系的生長特性
1、根系分布:桃樹是淺根性樹種,根系較淺,尤其是經(jīng)移栽斷根的苗,水平根發(fā)達,無明顯主根。不同砧木根系發(fā)育不同。
2、根系的生長條件:桃樹根系沒有自然休眠,只要溫度適宜即可生長,當土溫達4-5℃時,根系開始生長,15-20℃是根系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夏季當土溫升至26-30℃時根系停止生長,被迫休眠。桃樹根系皮孔大,呼吸作用旺盛,對土壤中氧氣的需要量比其他果樹多。
(二)樹冠特性
為落葉小喬木,干性弱,樹冠較小。
(三)枝芽生長特點
1、芽的類型:芽是枝、葉、花等器官的原始體,是生長季在葉腋內(nèi)分化形成的。桃樹的芽都是單純芽,不是花芽就是葉芽,沒有混合芽。桃樹也有潛伏芽和不定芽,遇較大刺激,才能萌發(fā),但桃的潛伏芽萌發(fā)力弱,壽命較短。
2、枝的生長特點:燕紅桃在丹東地區(qū)一般4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展葉,5月中旬新梢開始伸長,5月下旬-7月上旬為新梢生長最旺盛時期,8月中旬新梢停止生長,10月下旬落葉。
(四)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的階段。
(1)生理分化期。
(2)形態(tài)分化期。
(3)休眠期。
(4)性細胞形成期
2、花芽分化的時期
一般花芽形態(tài)分化開始時間早的在6月下旬,晚的在8月中旬,多數(shù)出現(xiàn)在7月8月中旬至9月中旬花芽進入雌蕊分化期,性細胞的形成是在越冬后春季開花前完成的。
3、影響花芽分化的因數(shù)
(1)內(nèi)部條件:樹內(nèi)要有充分的有機營養(yǎng)積累,樹內(nèi)具有生理活性物質。
(2)外部條件:光照(桃樹是喜光樹種)、溫度、水分。合理的施肥和灌水,夏剪控制新梢生長,改善光照條件,防治病蟲害保護葉片等都是促進花芽分化的有效措施。
(五)開花結果
1、開花:燕紅桃在寬南一般5月1日初花,5月4-6日盛花,5月7日終花,花期歷時一周。
1、坐果:燕紅桃花粉量大,是自花結實率較高的品種平均花朵坐果率為32.5%,但以中、短果枝坐果率最好,分別為38.4%和36.1%,長果枝和徒長性果枝坐果率差,坐果率為別為26.6%和12.6%。
2、果實發(fā)育與成熟
(六)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及適宜生態(tài)區(qū)
1、溫度:燕紅桃在年平均氣溫10℃以上,冬季最低氣溫-25℃以上的地區(qū)才能栽培,低于這個溫度,桃樹越冬期間易發(fā)生樹體凍害和花芽凍害。
2、光照:桃樹是喜光樹種,對光照反應敏感。
3、雨量: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桃樹可以正常生長。
4、土壤:桃樹根系好氧性強,耐旱忌澇。
5、燕紅桃在丹東的適宜栽培區(qū):從鴨綠江水豐電站開始沿江而下,經(jīng)大江口、河口、太平灣、大蒲石河、南荒溝、虎山到振安區(qū)的樓房,面江山脊線以南的地區(qū),為燕紅桃的適宜栽培區(qū)。
二、桃園的建立
(一)園地的選擇
燕紅桃一定要在適宜生態(tài)區(qū)內(nèi)建園,非適宜區(qū)除非有特別良好的氣候條件可以建園外i,一般不宜栽培。一般要避免在鹽堿地和ph值低于4.5和高于7.5的地塊栽植實在要利用則必須在改良后再用。
老桃園重茬問題:消除重茬不良影響最有效的措施是休閑和輪作。就是在老桃樹砍伐后挖除殘根,休閑1-2年或種植1-2茬農(nóng)作物后再栽植桃樹。
(二)園地規(guī)劃
1、園地小區(qū)規(guī)分。
2、園地道路設置:建立桃園一定要考慮車能進園。
3、肥源基地:建立桃園的同時建立相應的綠肥基地,可解決有機肥料來源,滿足將來桃樹豐產(chǎn)的需要。
4、防風林:山地園靠近山脊部位不宜栽植桃樹,應保留自然林或人工栽植防護林,平地及河灘地建園更需要建設防風林。
5、其它輔助設施:較大型的桃園在院內(nèi)要建造房屋、倉庫、水池、糞池、選果場等。
(三)苗木選擇與授粉樹配置
1、砧木的種類:主要有毛桃、山桃、毛櫻桃、杏、李等,個別育苗戶也夾雜或使用栽培品種實生苗做砧木的。
2、苗木類型及標準:目前生產(chǎn)上所用桃苗主要有1年生苗和芽苗,個別也有用2年生苗的。
3、苗木的保護。
4、授粉樹的配置。
(四)株行距設計與測定
1、確定栽植密度的依據(jù):高密度栽培需要較高的栽培技術水平,如果技術水平較差,經(jīng)驗不足,則不宜實行高度密植,以稀植為好機械化水平高的應設計與機械作業(yè)相適應的株行距。
2、生產(chǎn)上適宜的株行距及栽植方式:山地園應大于株距,等高走向,橫山為行。有時隨坡度變化,行距也會有所變化。這種方式可方便作業(yè),又適合水土保持工程的修筑。
3、栽植點測定
(1)山坡地栽植點的測定。
(2)平地園栽植點測定。
(五)定植點的土壤改良。
定植點的土壤改良就是要為桃樹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1、改土方法:栽植點改土的范圍根據(jù)條件以越大越好,尤其是下層有膠泥層、石塊或土壤板結者更應深些大些。
2、施底肥。
3、整地時期:夏秋季為好。
(六)栽植與管理
1、栽植時期。
2、苗木處理。
3、栽植方法:栽植時授粉品種應均勻分布,比例大時成行栽植,比例小時隔幾行隔幾株交叉分布。
4、修剪。
5、苗干套袋。
6、芽苗定植的管理。
7、其它管理。
三、土肥水管理
(一)山地桃園的水土保持
桃園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含湖泊,改造地形和治溝等。
1、護坡。
2、改造地形:(1)水平梯田、(2)撩壕(3)魚鱗坑。
3、治溝。
(二)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
(1)深翻土壤的時期:一般以春季和秋季最好。
(2)翻土深度:在50-60厘米為宜。
(3)深翻方式。
2、合理耕作。
(1)幼樹時期的樹盤管理與間作:1-2年生的桃樹根系淺、范圍小,樹盤內(nèi)可采取清耕的方法,促進土壤養(yǎng)分的分解,防止雜草欺樹和爭奪肥水。
(2)成年樹的地面耕作:生草法、覆草法。
(三)施肥
1、桃樹的需肥特點
(1)桃樹需肥量大。
(2)桃需鉀素較多。
(3)桃樹對氮素反映敏感。
(4)對磷的需要較少。
(5)桃樹對鈣的吸收量高。
2、施肥種類與時期
(1)基肥:基肥一定要以有機肥為主?;室郧锸楹?。
(2)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一般為養(yǎng)分含量高的速效性肥料,如化學肥料及人糞尿等,燕紅桃的追肥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時期:①萌芽前②開花后③核開始硬化④采前追肥⑤跟外追肥。
3、施肥量
(1)葉片分析法。
(2)理論計算法。理論需求公式為:施肥量=(桃樹吸收肥料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
(3)根據(jù)樹齡確定。
(4)根據(jù)樹勢調(diào)整。
(5)根據(jù)需肥時期安排。
(6)根據(jù)土壤特點側重。
(7)肥料的實際用量。
4、施肥方法
(1)幼齡樹的施肥。
(2)成年樹的施肥。
(3)桃樹的營養(yǎng)輸送特點與施肥。
(4)葉面噴肥。
(四)灌水與排水
1、桃樹的需水規(guī)律與灌水時期。
2、保水與節(jié)水灌溉
(1)截留天然降水。
(2)土壤蓄水保墑。
(3)節(jié)水灌溉方法。
3、排水:桃樹怕澇,雨季必須注意排水。
四、整形修剪
(一)桃樹的樹體結構和豐產(chǎn)樹形
1、桃樹的樹體結構:主干、主枝、側枝、結果枝組、延長枝、輔養(yǎng)枝。
2、主要豐產(chǎn)樹形
(1)三主枝自然開心形。
(2)二主枝開心形。
3、桃樹整形應注意的問題
(1)主干高度問題。
(2)主側枝的選留與角度的控制。
(3)結果枝組的配置。
(4)副梢的利用。
(5)平衡樹勢控制上強下弱。
(二)桃樹的枝條類型與結果特性
1、發(fā)育枝。
2、徒長枝。
3、徒長性果枝。
4、長果枝。
5、中果枝。
6、短果枝。
7、花束狀果枝。
8、葉叢枝。
(三)修剪時期與修剪方法
1、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修剪時期:一般情況下落葉到前都可以進行。
修剪的方法:(1)短截、中短截、重中短截、重短截、超重短截、留基部葉芽剪。
(2)疏枝。
(3)縮剪。
(4)緩放。
(5)關于桃樹的修剪制度。
2、生長期修剪。
主要方法:(1)春季復剪。(2)抹芽、疏梢萌芽后生長到5厘米時,抹掉樹冠內(nèi)膛的徒長芽,剪口下的競爭芽及副梢基部的雙生芽。
(3)摘心(4)剪梢(5)扭梢(6)拉枝
(四)不同樹齡階段整形修剪特點
1、幼年期和初果期修剪。
(1)樹形的培養(yǎng)。
(2)采用促花措施。
(3)及早進行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
(4)輔養(yǎng)枝的利用與控制。
2、盛果期修剪
(1)維持合理冠形,調(diào)整葉幕分布,保證良好光照。
(2)結果枝組的修剪。
(3)結果枝的修剪。
3、衰老期的修剪。
五、果實的管理
(一)提高坐果率
1、落果時期與管理。
(1)第一期落果在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