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地植物配置主要由喬木、灌木、草坪、花卉組成,灌木大多以組團形式布局,草坪相對開闊。這種綠地設計植物層次分明,綠地視野開闊,綠地中大部分土壤剖面上的植物根系僅分布在淺根系層(5至10厘米左右,以草坪根系為主)和深根系層(70厘米以下,以喬木為主),在10至60厘米土層內基本上無植物根系分布。
草坪灌水中有一種相當普遍的錯誤觀念,認為給草坪一次性多灌水,讓土壤濕潤層達30厘米左右,可以使灌水周期延長,有利于草坪根系向下生長,增強其抗旱性。其實,每種植物的活動根系層是特定的,在土壤密實度等綜合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可能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冷季型草坪中的油松、白皮松長勢衰退與其植物配置、灌水方式有關。松柏類的疏林草坪最怕澆水過量。
草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5厘米深處,當土壤濕潤到30厘米時,深10至30厘米處的土壤處于富水狀態(tài),此處土壤中的空氣少,而該土層植物的根系少,造成水的長時間滯留,隔斷了深層土壤的水氣循環(huán)。另外,由于冷季型草坪的主活動根系層較淺(約5至8厘米),不可能直接吸收到更深層土壤中的水分。
草從土壤中所吸收的水98%是用于調節(jié)葉面溫度。因此,當氣溫升高時,依舊需要繼續(xù)澆水以滿足草的生長需要。但是長期施行錯誤的灌水方式,就會使那些對土壤透氣性要求高的喬木受到損害。造成草坪上松柏類大樹死亡,不是種植冷季型草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可以通過科學的灌水方式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