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枝荀子也稱鋪地蜈蚣、栒子木、矮紅子,為薔薇科、栒子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株高約50厘米,老枝水平開張,呈整齊的兩列狀。葉近圓形或?qū)挋E圓形,少數(shù)倒卵形,先端急尖,全緣,綠色?;?至2朵并生,小花粉紅色,根據(jù)各地氣候不同,4至6月陸續(xù)開放,果實近圓球形,直徑0.4厘米至0.6厘米,9月成熟后呈紅色,經(jīng)冬不落。同屬中還有匍匐栒子、水栒子、美麗栒子、泡葉栒子、黃楊葉栒子等。
平枝荀子植株低矮,枝條舒展,小葉稠密,園林中利用其匍匐性和紅果累累的觀賞性,或與假山石結(jié)合組景,或做地被植物,種植于疏林、草坪、墻基旁,還可種植在小路旁、巖石園、斜坡上、高灌木前,或人工牽引平附在墻壁上,成為別致的垂直綠化材料,可謂無不適宜,因此美國人稱它為“萬用植物”。此外,平枝荀子還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切枝用于制作插花、花藝作品,效果也很好。
平枝荀子栽培管理
平枝荀子為溫帶植物,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耐干燥和瘠薄的土地,不耐濕熱,有一定的耐寒性,怕積水。適宜在排水良好的干燥坡地種植,低洼積水之處則不宜種植。一般在早春移栽,移栽大苗時需帶一定大小的土團,栽后澆透水,但不要積水。
平枝荀子在半陰的環(huán)境中生長良好,如果光照不足會引起植株旺長,雖然枝葉繁茂,但開花結(jié)果少。平時注意控制澆水,以免因積水造成爛根,但空氣濕度可稍大點,這樣可使葉色濃綠光亮,有效的避免下部葉子脫落。為了提高觀賞效果,可在每年冬季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8月至9月追施磷鉀肥,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在北方地區(qū)可適當推遲落葉時間,并提高果實鮮亮度和均勻性。
平枝荀子的生長速度不是太快,而且分枝整齊,一般不作重度修剪,可在春季萌芽前剪去枯死枝、病蟲枝、細弱枝、交叉重疊枝,以保持株型的美觀。為增加花、果量,可在夏、秋季節(jié)適當摘心、除去萌發(fā)枝,培養(yǎng)結(jié)果短枝。
平枝荀子也可盆栽或制作盆景,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并摻入適量的有機肥做基肥。平時注意造型,可培養(yǎng)成古樁型、懸崖型、大樹型等不同形狀,其紅果綠葉,層次分明,觀賞效果極佳。
平枝栒子病蟲害防治
平枝荀子的病害主要有夏日因強光暴曬,引起的枝、干發(fā)生潰瘍狀瘢痕和裂皮,可適當遮光進行預防。此外還有白粉病,其嫩梢和新葉出現(xiàn)白色粉狀斑塊,可適當進行疏枝,以增加通風,嚴重時可噴灑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百菌清等藥物,進行防治。
蟲害則有紅蜘蛛、天牛等危害,應注意防治。
平枝栒子繁殖方法
平枝荀子的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
播種:可隨采隨播,也可濕沙層積藏至翌年春季播種。
扦插:春季選1至2年生的健壯枝進行硬枝扦插。在夏秋季節(jié)選取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插穗長8厘米至15厘米,含兩三個芽。
壓條: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很容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