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zui近拍攝到電子在細胞蛋白質中移動的分子圖像。研究人員稱,這是生物學界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將來有望應用于提高納米電路和電力運輸系統(tǒng)等的能效。
這項研究由明尼蘇達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卡里·威爾莫特領導完成,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科學》雜志上。該突破性成果有望應用于提高納米電路和電力運輸系統(tǒng)等的能效。
電子在細胞內(nèi)移動產(chǎn)生的能量是生物體生存的基本能量來源之一,由此產(chǎn)生的能量被人體用來生成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等復雜分子。這些復雜分子是促進生物體生長、維持生命和儲存能量的基石。威爾莫特等人利用x射線晶體技術獲得的圖像將加深對這一過程的理解。
威爾莫特說,生物體在進化過程中利用電流的歷史久遠,人類可以從大自然中學到更有效的電流利用方式,這可以用來研究更小的納米電路或開發(fā)出更有效的電力傳輸網(wǎng)絡。
對這一研究提供資助的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科學家弗農(nóng)·安德森說,獲得電子在復雜分子間移動的晶體結構好比通曉了魔術表演的奧秘,科學界早已知道生物體利用電流存在訣竅,威爾莫特的團隊揭示了這一特殊化學過程是如何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