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又名金盞花,原產(chǎn)墨西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經(jīng)人工栽培株高70~80cm,其花朵是提取黃色素的原料,葉黃素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目前這種純天然的黃色素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2000年嘉興秀洲區(qū)引種試種,取得初步成功。56 5hm2萬壽菊平均每公頃鮮花18750kg,產(chǎn)值16500元,農(nóng)業(yè)成本4500元,凈收入12000元。現(xiàn)將萬壽菊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1 育苗
苗床地宜選擇地勢較高,土質(zhì)疏松,肥沃,背風向陽,忌打過除草封閉的地塊。苗床制作一般在播種前7~10d完成,大田移栽667m2需用苗床面積15~20m2,即棚寬1 25m,長12~15m搭架中膜覆蓋。床土整細后,每15~20m2苗床用腐熟豬糞80kg與泥土混勻,用50%多菌靈50g加水12 5kg均勻噴灑在苗床上,蓋膜密封2~3d。每667m2育苗播種量為35~40g,用50%多菌靈250倍液浸泡10~15min進行消毒,再放入25℃溫水中浸泡6~8h后撈出瀝干,拌10~15倍細沙泥,準備播種。育苗一般在移栽前25~30d進行。播種前先將苗床澆透,然后把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在床面上,再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宜,表面每15~20m2用呋喃丹顆粒劑0 5kg均勻撒在床面上,拍實畦面,蓋一層麥稈草,澆透水,再蓋一層地膜,外層小拱棚覆蓋一層中膜。膜內(nèi)溫度保持25~30℃,齊苗后在傍晚及時揭去覆蓋物和地膜,苗高10cm左右時,膜內(nèi)溫度控制在20~25℃,移栽前5~7d開窗通風煉苗,過渡到外界環(huán)境溫度。
2 移栽
選擇無內(nèi)澇排灌方便,向陽,有機物質(zhì)含量較高的田塊,先編畦開溝,結(jié)合整地667m2施有機肥750~1000kg、碳酸氫銨、磷肥各25kg,鉀肥7 5kg。一般在4月底~5月初,苗高15cm左右、莖粗0 6cm,葉片3~4對時移栽較佳。667m2大田定植密度為4000~4500株,行株距60+50×25cm,(寬窄行)單株種植。田間管理。播后至出苗前一般不澆水,齊苗后可適當澆水,移栽前7~10d一般不澆水。當菊苗長有2對真葉時進行追肥,15~20m2苗床用10%腐熟糞清水40~50kg澆灌,以后可根據(jù)苗情用0 5%磷酸二氫鉀液葉面噴施,切忌苗床撒施尿素。移栽后1~2d用10%腐熟糞澆灑,促進活棵。并及時補苗,成活后在5~6對葉上打頂摘心,促進低節(jié)位分枝。移栽緩苗后及時除草,松土防板結(jié)。株高20~25cm時起壟,培土防倒伏,高度以第一分枝頂心為宜。菊苗定植后15d左右,667m2施復合肥30kg,以后視情況適當追肥,一般每采2~3次花667m2施尿素5~7 5kg。也可采用葉面追肥,每次摘花后用1%磷酸二氫鉀噴灑。萬壽菊是一種喜旱作物,菊苗移栽后,一般以干為主,如遇雨季要及時開溝排水,以防爛根和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