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茶樹嫁接是加快茶園良種化的有效途徑之一。為了推廣茶樹嫁接技術(shù),淳安縣農(nóng)業(yè)局茶葉站從1998年開始,用了整整4年的時間,進行茶樹嫁接技術(shù)的全面試驗和小面積的推廣示范。 現(xiàn)已研究總結(jié)了一套適宜當(dāng)?shù)赝茝V的茶樹嫁接技術(shù),具體要點如下。
1、立地條件
嫁接茶園要求選擇地勢平坦或緩坡,且是水平帶的條栽茶園,要離村莊、水源近,周圍最好有供加客土的荒地??傊阌诠芾怼?br> 2、土地條件
酸性壤土ph值在45~60,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保水能力強,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
3、樹齡
最好在30年以下,不宜太老,主桿粗在1cm以上。
二、嫁接工具、材料
1、工具
鋒利柴刀、手鋸、整枝剪、嫁接刀等。
2、材料
塑料膜農(nóng)膜、遮陽網(wǎng)、竹片彎架、灑水壺等。
三、嫁接前的茶園、母本園管理
1、嫁接茶園管理
1、對規(guī)劃要嫁接改造的茶園,在嫁接前3個月進行深翻,施重肥。嫁接的當(dāng)天進行修剪,剪口離地15~20cm,清除剪枝后進行全面松土,揀去石子、雜草、樹根。
2、根據(jù)每天預(yù)計的嫁接量,提前半天或一天在待嫁接茶叢根部及周圍澆足水。
2、母本園管理
提前3個月對母樹進行重深剪,壓低母樹骨干枝部位,使萌發(fā)芽與新梢生長枝條粗壯,著葉數(shù)增多,同時加強水肥管理及病蟲防治,培育健壯的接穗枝條。
3、良種枝條的剪取及管理
(1)、在枝條剪取前進行一次病蟲防治,確保提供無病害穗枝。
(2)、從母樹上剪下的良種枝條,放置時間不宜過久,一般以現(xiàn)接現(xiàn)剪為好。若遠途運輸,要把枝條淋透水并進行遮蓋,枝條捆扎要松,不宜緊壓,運到目的地后及時放置陰涼處,灑上水,保持枝條濕潤。
四、嫁接技術(shù)
1、嫁接方法
采用劈接法,接后套袋或以土代綁固定均可。
2、嫁接時期
一般3~12月均可嫁接。套袋固定法最適宜時間是6~9月份;以土代綁法在3~5月、10~12月均適宜,而最適時間為10~12月。每次嫁接時間以選擇雨后陰天或晴天為好,雨天不宜嫁接。
3、接穗的選擇和剪取
(1)、品種:挑選與砧木茶樹親和力強的良種茶樹。如早生良種烏牛早、迎霜、翠峰等。
(2)、接穗的規(guī)格:以套袋固定的采用一芽一葉,將葉子切除一半,長度為25cm左右。以土代綁固定的采用一芽二葉,下片葉剪掉一半,保全上片葉。削穗時,其下端與葉基垂直向削成楔形面,削口長約15cm,兩個削面要光滑平整。
4、砧木處理
將茶叢根部的表土扒開,每叢挑選直徑在10mm以上的樹樁3~5個,離根基部5cm處剪平或鋸平,其余樹樁全部在根基部切除。剪鋸砧木最好與削接穗同時進行。
5、以土代綁法操作步驟
(1)、在砧木平面上稍偏離圓心垂直向下切一刀主干直徑在20mm以上的,可平行切兩刀成三等分,切口略長于接穗楔面的長度。
(2)、樹樁消毒以后,把已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處,要求稍厚邊的韌皮部與砧木韌皮部相吻合。一般一個切口接接穗1枝,若樁數(shù)少可接2枝。
(3)、在接好的茶叢周圍鋪上細的生黃泥土,要求鋪至將上片葉柄基部全蓋住,只露出半張葉注意近接穗處動作要輕)。
(4)、用灑水壺將覆蓋的表層土淋濕,之后立即覆蓋濕潤的稻草或茅草、狼萁等,以保持土壤的水分。澆水時水流要細、量要勻,以免沖掉表土,影響培土效果及成活率。
(5)、若春季及晚秋時嫁接需蓋農(nóng)膜,即用竹片搭成弓形架,上蓋農(nóng)膜,棚架高度為50cm以上,覆蓋的膜一定要嚴密封閉,切不可漏氣。夏季及早、中秋嫁接的則需蓋遮陽網(wǎng)遮蔭,也可以插松樹枝或狼箕作替代,但要注意質(zhì)量,保證遮光率達60%左右,并能使茶樹通風(fēng)。同時,還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6、套袋法操作步驟
在接好的插穗與砧木上一并套上塑料袋,中間插一根短木棍作支撐,防止葉子與塑料袋粘貼,下端袋子扎緊后用泥土覆蓋以防漏氣。再蓋上遮陽網(wǎng),遮蔭棚架高50cm以上,底部要通風(fēng)透氣,遮蔭程度要達到95%。
五、嫁接后的管理
1、以土代綁的接后管理
(1)、注意水分管理。在接穗未愈合成活前,要保持棚內(nèi)相對濕度達80%以上,平時要勤檢查,當(dāng)表土露白即需澆水,經(jīng)常保持表土濕潤,直至接穗完全愈合成活為止。為減少澆水的用工,秋冬季下雨前可揭膜淋雨,而后重新覆蓋,并保持完全密閉。
(2)、及時清除砧木基部抽發(fā)的新芽梢,以保證嫁接短穗的順利發(fā)芽生長。
(3)、揭膜練苗。待接穗完全愈合時才可揭膜,具體掌握新梢長至一芽三四葉后,氣溫穩(wěn)定正常時,一般要過4月中旬以后。揭膜同時練苗,白天兩頭揭膜通氣,幾天以后,挑陰天揭膜,晴天蓋上。經(jīng)過多次練苗,到揭膜后芽葉不萎凋時,膜才可以完全揭掉。揭膜后將薄膜覆蓋于茶叢根部的土面,以達到較好的保水效果。
(4)、揭網(wǎng)練苗。同樣待新梢長至一芽三四葉后才可進入揭網(wǎng)練苗階段,揭網(wǎng)練苗時間一般在下午4點鐘后至第二天上午10點鐘以前,網(wǎng)完全揭掉的時期最好在陰雨天。
(5)、成活后的管理。當(dāng)接穗完全愈合進入正常生長后,要經(jīng)常除草和抹芽砧木上的萌發(fā)芽。當(dāng)嫩枝長至20cm以上,立即進行培土,土培至接口5cm處。其他的培管措施與幼齡茶園相同。
2、套袋法接后的管理、
(1)、在砧木處施入少許拌沙的呋喃丹,以防地下害蟲。
(2)、愈合以后,當(dāng)嫁接芽梢長至二三葉時,及時去袋,并做好遮蔭,長至三四葉時進行揭網(wǎng)練苗。
(3)、成活后的管理與以土代綁的相同。
淳安縣試驗的茶樹嫁接技術(shù)是成功的,其應(yīng)用難度并不大,關(guān)鍵是各項技術(shù)操作要到位,管理要細致,要緊緊抓住水分管理這一中心。茶樹嫁接一般二三年后即可成園投產(chǎn),是今后低產(chǎn)茶園換種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