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對于12-3月開花上市的,應于上市前20天左右進行采枝(要求枝條發(fā)育充實、花芽多、品質好)、扎束、吸水處理(讓基部浸在水中3-4天),然后帶水槽一起置入塑料大棚或退室,通風透光性能要好,并注意花枝放得不要太擁擠)中進行促花處理,
溫度盡可能控制在10-25℃,并由低漸高,不適時,可通過開、閉天窗或加溫、降溫的措施調節(jié),濕度盡量保持在60%以上,否則,要通過噴水來調節(jié)。一般前期以4-5次為宜(過多時,會使開花推遲且品質下降),以后要視花蕾綻開情況逐漸減少,直到見花時完全停止;同時要使光照既充足且照射均一,每天要達到11小時以上。不然,要通過人工照明來補充。另外,水槽中的水應每4-5天更換一次。而且,如果花枝著色不一致,還要定期旋轉一下花束,以便均勻著色。如果花梗伸長不良,可噴灑100ppm的赤霉素溶液。
對于在9-11月開花上市的,由于花枝尚處在自然休眠狀態(tài),所以切枝后,還必須進行休眠打破處理才能入室或上市。其方法為:①氨化鈣處理:用2.5%-5%的氛氨化鈣上澄液(配制要用塑料容器)于上市前25-30天前噴灑一次花枝(噴后10天內不要淋水),不僅可打破休眠,而且對于縮短到花日期、提高開花率、品質及促使花期一致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低溫和摘葉處理:低溫摘葉可打破休眠,促進開花。一般在11月下旬左右施行。需在0℃下經過2-4周。另外,在7-8月進行摘葉處理也可達到回避休眠的目的。
日本櫻花切枝栽培技術系列文章:日本櫻花切枝栽培要點、日本櫻花切枝管理要點、日本櫻花切枝促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