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能帶給人很多,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zhì),學茶越久,收獲越大。入茶道很深的人,身上自帶光環(huán),優(yōu)雅的氣質(zhì)由內(nèi)而外,自然伸張?;蛟S初入茶道的人多少還有些青澀,帶裝,而在茶湯里浸潤的久了,就會自然而然的增加幾分優(yōu)雅,入道越深就越自然而然。
從茶入道也好,由道習茶也罷,所有的優(yōu)雅終究是殊途而同歸。認識的人越多,就會越發(fā)現(xiàn),那些優(yōu)雅的成功人士往往有很多的相似:努力上進,卻又嚴嚴于律己,身上散發(fā)著幾乎所有優(yōu)秀品質(zhì)的光環(huán)。就像一壺好茶,隨著時間的經(jīng)歷,把她一點一滴一好,慢慢釋放給懂她的人,慢慢品味。
喝茶可以磨礪心性,心浮氣躁永遠泡不好茶。能安安靜靜泡茶的人,必定要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氣定神閑,外加超強的行動力。泡一杯好茶,要識水溫,要辨茶性、要懂火候,還要把每一道的茶湯拿捏的準。這當中沒有可以從師傅那里可以學到的獨門絕技,只有反復不斷的練習,才能將每一泡茶拿捏到恰到好處。如此之中,縱是狂躁的心緒,在與茶水交融之后,也變得平和淡定,云淡風清。躁氣褪去,風雅才能上身。
喝茶可以思辨益智,因人設事。同一款茶,用不同水溫沖泡,其湯感則大相徑庭:水太熱則水澀而香泄,水太涼則湯寡而香薄;而不同的茶類,對水的要求則亦須結(jié)合時、地、場而各自有所區(qū)分:綠茶紅茶亦用活泉高沖而下,烏龍普洱適宜純凈開水溫和沖泡,而老茶則宜文火慢煮方能品到滋味精華。因人設事,因茶而飲,小小一杯茶中,品得出千秋大業(yè)、世態(tài)人情。
喝茶可以使人心情愉悅、開闊視野,所謂獨品得神,對飲得趣,眾品得慧,在飲茶提神的同時,約一人喝茶,會有更多情趣,若是知己好友,對飲香茶,不僅可以聯(lián)絡感情,更可以舉茶論天下。如果同飲之人到了三人甚至更多,各自飲到妙處,不僅可以廣交好友,更可以開闊視野,建立人脈。此種所得,比起眾人喝酒,更有情趣。
喝茶催人自省,助長覺知。一泡烏龍永遠泡不出龍井的味道;一壺熟普再也品不出生茶的清歡;一道泡壞或是做壞的茶再無回天之力;同一棵茶樹的葉子,可以調(diào)出千變?nèi)f化的香,一泡茶成型,充分印證著一個道理:努力很重要,但選擇更重要。只有在對自我充分覺知前提下的正確選擇,加上努力才能成就一泡好茶。選擇失誤,越努力,錯的越離譜。茶如此,人亦然。
喝茶教人活在當下,隨遇而安。泡茶與人或是做客品茶,兩樣心境兩種人生。泡茶時捧一份真心,將情傾注而入,無論好壞,皆一腔真心使然。品茶時無論茶湯濃淡、茶之好壞,皆為好客之請,畢竟十分情誼,隨性歡喜。這是生命的修行,也是自我的格局境界。喝茶到這般水準,身心俱帶佛儒之相,到哪里都是受歡迎的風雅之人。
想結(jié)識一個朋友,就請他喝茶,一碗茶湯見精神,中交與否,一場茶會下來,必見分曉。
想深入了解一人的格局境界,一定要請他喝茶,茶過三道,煮茶論英雄,言談舉止,必顯風流。
值得長期深交的朋友,要經(jīng)常在一起喝茶,既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又能交人交心、共圖大事。
想做最好的自己,常常泡茶自省吧,哪怕是從附庸風雅起步,也終歸到達自然優(yōu)雅的彼岸,真正深入茶里,被這碗茶湯融化過后,優(yōu)雅自然由內(nèi)而外的散發(fā)。
此生,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約你喝茶;
有一種交情,叫君子之交濃如茶,泡著喝著,就是一輩子;
有一種優(yōu)雅,叫約你喝茶,愿陪你在一盞時光里,虛度年華。
有一種人,自然優(yōu)雅,因為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