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棗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壽命長,萌芽性強,病蟲害少,是我國江南重要鄉(xiāng)土用材樹種。樹干端直,枝葉繁茂,常用于四旁綠化。主要采用播種育苗,也可根插繁殖。
圃地宜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格,但苗木越冬易受凍害,應選擇避風向陽地方育苗。冬季或早春播種,條狀點播,行距30厘米,每米長播果核10-12粒,每畝播種量約50公斤。果核一端有5個位置勻稱的小孔,播時有孔的一端向上,覆土厚約3厘米。發(fā)芽出土較遲,且很不整齊。春播前可用溫水浸種自然冷卻經(jīng)一晝夜,用三倍的濕砂或濕潤砂壤土混和,在向陽的圃地堆成寬1米,高5厘米,再覆土5厘米并蓋草,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至3月上、中旬有少量種子蔭動時,即可播種,經(jīng)過催芽的種子,一般可提前出土10-15天。出土前后如逢干旱要及時灌溉。幼苗喜光,不需遮蔭。每粒果核一般可出3-5株幼苗,成簇生長,可在5月中旬第一對真葉開始展現(xiàn)時結(jié)合間苗進行移植補缺。7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苗木生長盛期,特別是8月和9月上旬的高溫季節(jié)苗木生長極為迅速,旬高生長量可達30厘米,9月中旬以后,隨著氣溫下降,苗木高生長急驟降低,一般在9月末10月初高生長即終止,呈現(xiàn)生長期短而速生期集中的特點,直徑生長則延續(xù)到10月上、中旬終止。故應加強前期管理,追肥2-3次,促進生長,提早苗行郁閉,則后期管理就較為容易。追肥過遲會造成苗木徒長,木質(zhì)化不良,入冬后易受凍害。8月中旬應停止追施氮肥,9月要嚴格控制灌溉用水。一年生苗木高1一1.5米,地徑2厘米即可出圃。冬季起苗移植易引起枯梢,宜在越冬后的2月末3月初隨起隨栽,不宜長期假植。苗木主根明顯,須根較少,起苗時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大苗出圃最好帶土移植。
南酸棗根蘗性很強,可在起苗時剪取粗0.5-1.5厘米的主側(cè)根,長12厘米左右,進行根插。上切口與床面平,培土3厘米左右成小丘,至5月上、中旬根插穗不定芽和新根萌發(fā),及時扒土,促進萌芽出土,到萌蘗高6-8厘米時,選留-株粗壯的,其余刪去,加強管理,一般根插苗的質(zhì)量比播種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