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秦嶺西段南坡略陽縣的羌族同胞,自古就有喝罐罐茶的習(xí)俗。所謂罐罐茶,就是用陶瓷瓦罐燒的茶。而其中面罐茶與油炒茶是罐罐茶中極有代表性的兩種飲茶習(xí)俗。
面罐茶用兩只大小不等的瓦罐熬制而成的。大罐用于熬煮面漿,將水注入罐內(nèi)后,再配以蔥、姜、花椒等香料,加鹽,置于火塘上熬煮,水沸后,將涼水調(diào)成的面漿兌入罐內(nèi),煮熟待用。小罐則用于煮茶,把曬青茶或緊壓茶放入罐內(nèi)加水用文火熬煮至沸,然后將茶葉兌入面罐,再倒入小碗,加入炒好的臘肉、核桃、花生米、豆腐和雞蛋等佐料,即成面罐茶。
油炒茶又叫炒青茶或清茶。一般用來招待年長或珍貴的賓客,是一種當(dāng)?shù)囟Y遇極高的款待。其制法是先將茶罐在火塘上烘熱,加一勺油,燒開后移到邊上稍涼片刻,再放入一勺白面,同時,將香仁或桃仁搗碎放入罐內(nèi),再移到火塘上翻炒,炒好后用竹筷搪于罐壁,再添油燒熱,加入細(xì)嫩茶葉和少量食鹽翻炒,等發(fā)出濃郁的茶香,加入水煮沸后斟入茶盅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