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主體施工過程中,施工環(huán)境較復雜,沉降標被人為損壞的現象不可避免發(fā)生,導致產生較大的觀測精度偏差,甚至影響后續(xù)觀測的正常進行。由于沉降觀測周期延續(xù)到完工后,同時由于外墻保溫材料厚度較厚,沉降觀測桿需要伸出建筑物外的尺寸較多,才能不被裝飾掩蓋。
目前,施工現場使用的沉降觀測桿無法滿足以上要求,測量人員在長期的測量和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研制出了一種新型沉降觀測裝置的施工方法。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種不同建筑物、構筑物的沉降觀測裝置預埋或后植筋。
工藝特點
(1)采用現成的成品膨脹螺栓中的鍍鋅桿等材料加工即可。構造簡單,使用方便。
(2)可根據建筑物裝修情況調節(jié)觀測桿長度。
(3)提前預埋或后植筋2種安裝方法。
(4)便于成品保護。
工藝原理
利用工地常用的膨脹螺栓緊固件、套筒、套絲的鋼筋頭、配套的螺母和安裝使用的線盒等進行加工制作,將套絲的鋼筋頭通過預埋或者后植筋與主體結構連接為整體,在沉降觀測時,將連接在套筒上的膨脹螺栓緊固件與套絲的鋼筋頭緊固即可進行沉降觀測。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一、工藝流程
劃定位線→鉆孔、清孔,孔徑、孔深驗證及干孔→鋼筋表面處理→配膠、注膠并植筋→養(yǎng)護固化→安裝保護盒并固定(預埋工序)→沉降觀測→成品保護。
二、工藝操作要點
1.劃定位線
(1)剔除混凝土表層,露出原有鋼筋。
(2)劃定位線,標明鉆孔位置、孔徑及孔深。
2.鉆孔、清孔、孔徑、孔深驗證及干孔
(1)鉆孔。梁上采用靜力抽芯鉆進行鉆孔,其他部位可采用電動沖擊鉆??讖綉笥阡摻钪睆?~6 mm??妆谕鈴脚c原有鋼筋混凝土構件邊緣間的寬度(最小孔壁厚度)應不小于5 cm,對于16鋼筋,孔深(植筋深度)為160 mm。
(2)成孔。主體施工時在成孔位置處用紅油漆進行標記,以確保后期成孔位置準確,孔壁完整。
(3)清孔。成孔后及時用鋼絲刷及棉紗清除孔壁灰塵,干燥后及時進行植筋操作。若植筋操作不及時,須臨時將孔口封堵,避免塵土、砂粒等掉入孔內。
(4)孔徑、孔深驗證。對清孔后的孔徑和孔深進行檢查。
(5)干孔:自然風干。
3.鋼筋表面處理
去除鋼筋表面浮銹,并用丙酮去除油污等。
4. 配膠、注膠并植筋
(1)配膠。將粘合劑嚴格按比例配制。
(2)注膠。以鋼筋蘸膠的形式進行植筋操作,相應的注膠量為孔深的1/2~2/3。對于水平筋的灌注膠,應將膠送入孔的最底部,由里向外逐漸將空氣排出,確保膠層飽滿。
5.養(yǎng)護固化
常溫下養(yǎng)護24h以上,方可進行后續(xù)施工操作。
6.安裝保護盒并固定
同電工安裝線盒,焊接鋼筋進行預埋固定(圖1)。采用后植筋時,套絲的鋼筋外露較少,涂防銹油后套上相應的塑料保護帽即可。
7.沉降觀測
觀測時,應將連接在套筒上的膨脹螺栓緊固件與套絲的鋼筋頭緊固,將塔尺立于鍍鋅觀測桿上(圖2),即可進行沉降觀測。
8.成品保護
觀測完畢后,將沉降觀測桿拆下(圖3),擰上與線盒配套的蓋板,即可達到保護目的。
三、工藝難點
(1)在進行預埋或后植筋時,要求埋入的鋼筋必須水平,以保證鋼筋與觀測基桿
同心。
(2)采用后植筋時,需提前用紅油漆標注植筋的位置,以便一次植入,確保植筋的質量。安裝好后,等待7 d即可使用。
(3)由于對使用的鋼筋進行了套絲,在絲頭上容易銹蝕,需經常涂刷機油進行防銹處理。
(4)根據建筑物和外部裝修的需求,選擇觀測基桿的長度。
小結
本法采用現成材料加工即可,可選擇沉降觀測桿的安裝方法,觀測桿構造簡便,方便進行觀測,觀測準確度高,可根據建筑物裝修情況調節(jié)觀測桿長度。經過半年的使用,未見觀測桿出現問題,在本工程應用后,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