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是一種傳統(tǒng)更是一種文化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第一次看見煮茶,
是從爺爺那里看到的。
可能算不上專業(yè),
但至少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個銀壺掛在三角架上,
下面是炭火,
加上后山上的山水。
茶葉選用的是熟普洱,
大冬天喝上一杯溫熱驅寒,
這不僅是茶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看到這里如果覺得煮茶簡單,
那你真的錯了。
茶圣陸羽對煮茶有明確的記載,
時代變遷,茶品有所改進,
可依然值得借鑒。
先烤、再烤、搗杵、碾磨、
柴火、水、三沸這是精髓。
餅茶如何烤?
受熱要均勻,
葉搗爛而茶梗完整。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
從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
到歐陽修《大明水記》,
無不證明泡茶水的重要性,
煮茶最為適宜的是山水,
柴火則首選炭火。
水煮沸了,有輕微的響聲;
鍋的邊緣有泡珠般地往上冒;
水波翻騰。此為三沸。
再繼續(xù)煮,水老了,
味不好,就不宜飲用了。
現(xiàn)在煮茶的器具多為,
電磁爐、陶壺、
鐵壺、銅壺、銀壺、不銹鋼壺為主。
熟普洱依然是
熱門煮茶茶品之一,
至于水,除了礦泉水,
好像也沒有太多選擇。
煮出的茶湯湯感如何?
我想也是因人而異。
煮茶談不上復雜,
也不能算作簡單,
選擇哪一種品飲方式,
更多的在于習慣與愛好。
如同拉祜族的烤茶,
是一種傳統(tǒng)更是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