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秋海棠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的半陰環(huán)境,忌干旱與悶熱潮濕。生長適溫15℃至25℃,在此條件下保持盆土濕潤,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澆水,否則對植株有致命的影響,但也不能盆土長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生長期給予較高的空氣濕度,可向植株噴水或?qū)⒒ㄅ璺旁隰~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氣干燥而引起的葉尖和葉緣枯焦,但水珠不能長時間停留在葉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夏季注意通風良好,避免暴雨淋擊和烈日暴曬。冬季放在室內(nèi)光線明亮處養(yǎng)護,減少澆水,溫度不可低于10℃。每年的3月至4月?lián)Q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并含有豐富的腐殖質(zhì),可用腐葉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巖、蛭石,另外摻入少量腐熟的雞、牛糞作基肥,換盆時去掉舊土和腐爛的根,用新的培養(yǎng)土栽種,并在盆底墊上一層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觀葉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葉插。分株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將根狀莖分切成數(shù)段,每段都要帶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葉子,待傷口稍晾干后分別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狀莖上部與土面平為宜。葉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壯成熟的葉片,用鋒利的刀在葉背主脈分枝處切幾刀,然后平鋪在扦插床的沙面上,為確保切口與沙面接觸緊密,可在葉片上壓幾塊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以后保持介質(zhì)和空氣有較高的濕度,在半陰的條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產(chǎn)生芽叢,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后就可將各芽叢分開栽種。為節(jié)省插床面積,也可將葉片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葉上都帶有一條主要的葉脈,再把小葉直立插于土中,以后小葉片的基部切口處生根發(fā)芽,可連老葉片一齊栽植于小盆中,即成為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