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茶的你,時常泡在各大茶館、茶會,怎會不清楚泡茶講究的干濕泡法呢?
尤其是在高顏值、高逼格的茶會上。沒關系,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番。
喝茶的人,都很敏感。不知不覺濕泡法已經(jīng)在茶人中漸漸隱去,相比較而言,干泡法成為主流。
然而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濕泡茶盤。無論是唐的煎茶法,宋的點茶,明清的散茶沖泡,甚至民國,也是沒有見過濕泡茶盤的。
現(xiàn)在的濕泡茶盤,是源于潮汕功夫茶。由于淋壺等需要,濕泡茶盤漸漸從一個小茶盤,發(fā)展成了現(xiàn)在更加方便的濕泡茶盤、茶臺等。而潮汕工夫茶的壺承,就是干泡臺的來源。
我們首先看看干、濕泡法是如何定義的?
什么是濕泡法?
濕泡法最直觀的是茶桌上沒有茶盤,或者說水不能直接倒在桌面上。茶盤的作用就是可以將洗具、洗茶的水或泡茶時多余的茶水直接倒入,正因這樣,整個茶桌看上去是濕濕的,所以就叫濕泡法。
什么是干泡法?
干泡法一般不使用茶盤,廢棄茶水直接傾倒在水盂,而不是茶盤。
其次,如何區(qū)別干、濕泡法?
干泡法與濕泡法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淋壺。干泡法不需要淋壺,只需用到足夠沖泡茶湯的水量。濕泡法需要淋壺,用水量大。
如何根據(jù)茶類選擇干、濕泡法?
需要高水溫沖泡的茶,比較適合用濕泡法。如一些條索粗壯、焙火重、餅塊狀的茶或老茶。對水溫要求不高的茶,則適宜用干泡法,更能保留茶香茶味。
在視覺上有何區(qū)別?
藝術性:
干泡法更為藝術雅致,茶席可根據(jù)心情和意境而布置,多變又精巧。亦可搭配禪香、花器,意趣盎然,滿席生輝。濕泡法的茶席布置相對來說不夠精巧。則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
潔凈度:
干泡法在整個行茶過程中,給人舒適,干凈清爽的心情。而濕泡法相對來說,茶臺濕漉漉的狀態(tài)無論是對行茶之人還是品茶之人的心理及喝茶氛圍是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