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
1 扦插苗 以春夏季最適宜,插條應(yīng)選取生長充實的莖節(jié),長15厘米左右,待傷口風(fēng)干后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可移植苗床。
2 嫁接苗 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一種野生仙人掌屬植物)做砧木,于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植株用刀橫切成3——4厘米莖段,待傷口風(fēng)干,在砧木莖部往上10厘米處用橫刀切成平面,把接穗插入,對準(zhǔn)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放于室內(nèi)培養(yǎng),在28——30℃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xù)培育。 3 苗期管理 育苗床宜選擇通風(fēng)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厘米,畝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千克,摻入谷殼1000千克,充分?jǐn)嚢杈鶆?,在整地時施于畦面以下10——30厘米的表土層;其后再畝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jǐn)嚢?,施?——5厘米深的表土層,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晴天時見表土發(fā)白,酌情(約7——10天)澆水1次,每隔10——15天畝施5——7千克復(fù)合肥,等長出1節(jié)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 由于該品種剛進入我國,栽培技術(shù)有待于改進,請各位摸索經(jīng)驗,探討更好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