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資深裝b青年,偶而感慨人生,撰文與各大師探討一下品茶裝b指南,博君莞爾一笑。
茶具
初級裝b者拒絕未發(fā)酵茶,比如綠茶,因為在茶具上實在難有作為,一個精致的玻璃杯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真的喜歡喝綠茶,千萬不要用帶濾網的保溫杯,除非你想裝的是公交司機;也不要用帶蓋的瓷杯,除非你想裝的是國家領導。當然,高級裝b者總能在細節(jié)處彰顯b格,比如用“上投法”或者“中投法”泡綠茶,會顯出你的茶葉都是牙尖,檔次就上去了。
紫砂壺是裝b利器,但是僅對發(fā)酵過的茶葉有效,比如半發(fā)酵的鐵觀音。用紫砂壺泡綠茶就像拿筷子夾牛排一樣別扭,千萬避免。紫砂這淌水也很深,如何裝出品味是一門大學問,非下苦功不可。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去研究,可以走以下捷徑:
1.背誦一些紫砂知識,尤其是一般裝個b者沒注意到的。比如篩紫砂泥的篩子分60目、40目、32目和24目。平時不要說起,當一群初級裝個b者在面紅耳赤的爭論泥料好壞的時候,低調地出來科普。記得眼神和語調要保持謙遜平和,好像這是常識一樣。
2.記住一些已逝的紫砂名人,比如我的祖先邵大亨、又比如陳曼生、顧景舟等等,那些還活著的你根本就不屑提起。說到這些人物的時候,切忌直呼其名。比如說到陳曼生,可以稱其曼公或者種榆道人,談談曼生十八式,顯得你對他非常了解。說起顧景舟就稱他顧老,顯得既熟悉又尊敬。
3.如果有朋友邀你評壺。不要談全手工半手工,說這個太丟身份:作為高級裝b者的朋友,可能用半手工的茶壺嗎?“出水勁道,流與把氣韻相通,上侈下教”等術語是比較合身份的評價。末了,可以順便提起你最喜歡的某把壺,比如陳鳴遠,誦吟下南瓜壺的“仿得東陵式,盛來雪乳香”;比如曼生壺,如果能背出壺身銘“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煮白石,泛綠云,一瓢細酌邀桐君。”就b光四射了。
當然了,如果有人請你鑒賞一下其收藏之壺,你太可不必慌亂,切忌心浮氣燥,淡淡地說一句“今天有點累,改日吧。”一而再、再而三,更能顯得你不是一般人,必須讓人家登門相邀,請客吃飯才能鑒賞。
4.不要和臺灣人開的茶鋪一樣,每天拿支毛筆養(yǎng)壺。坦然地告訴你的初級裝b者朋友,順其自然才是正道。
茶盤只是配角,什么臺灣電木、烏金石等等棄之,千萬不能喧賓奪主,要玩就玩“無我”之茶,弄塊破麻布,放上一枝路邊摘來的野花,擺弄下茶席即可。農民企業(yè)家們流行用一整個根雕作茶幾兼茶盤,底下放一紅色塑料桶,非常造作。裝b講究的是低調的高雅,這種品味實為正宗裝b者所不齒。
壺,杯和盤一般的裝b者都有。要想脫穎而出,就需要作出差異化。推薦添加一個高品位的壺墊,自然不做作。稍加打磨的殘破的明青花破碗盤底作壺墊最佳。紫砂的人工美與明青花的天然美相得益彰,一下子就把其他裝個b者拉得遠遠的。當然,選擇一個明青花的破碗盤底是要付出代價的。
裝b的杯子一定要,現代的曉芳窯、手上功夫或者掃云、隱樵山房或者其它柴窯燒的,明清的杯子、民國的杯子也可以直接用來裝b。至于什么烏漆抹黑的且價格昂貴的土豪用的建盞,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了,那是宋人點茶用的,人家是為了以黑襯湯白,另外也可做“分茶”的形,所以就不要弄得裝b檔次太低了。
最后,杯子一定要裝在杯袋里,方便攜帶至各處喝茶時裝b。如果有無知人問起,可以謙虛回答“衛(wèi)生清潔”,正所謂之,低調奢華且內涵。順帶提一下,手串——這個品茶裝b時無比牛b的物件,材質姑且不論,主要喝茶時可以低調地把玩自己所戴手串,會顯得很有文化深度。
很多人以為茶具就這么多了,其實還大有可為。“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其實茶爐比起其他茶具更顯格調。電茶爐太現代了。一個骨灰級的裝b者,一定要用燒碳的紅泥爐,而且是由潮州城內做風爐仔的老師傅全手工拉胚。和其他茶具要求的精細不同,紅泥爐務求樸素,紅泥爐要燒橄欖碳,市面上有精裝的出售,每包碳恰好配一泡茶。若有人問你為何每泡茶要燒100塊錢的碳,千萬不要說煮出來的水更甜,裝b也要講究科學的。你可以呆呆的看著前方,眼神悲傷,嘴角又掛著幸福:“我喜歡這淡淡的橄欖香,它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爺爺教我沖工夫茶。”這句話意義深遠,請自己細細玩味。再弄把生了銹的日本老鐵壺,最好是什么“龍文堂”款什么的,就要喝鐵離子的水。如果用到日本老銀壺,那就是銀離子。都有益身心健康,裝b裝的更爽快!
另外有條件的裝b者可以點上沉香,坐坐明式的老黃花梨官帽椅,就不一一細說了。品味超群只有你知我知。
茶葉
喜歡喝哪種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裝b者的品位。
爭議最大的是普洱茶。在臺灣人炒作之后,普洱茶從最便宜的茶葉,一下子成為最流行的。有些老磚價格甚至遠超龍井,讓老茶客們摸不著頭腦。裝b者對待普洱,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如果是從爺爺輩就用橄欖碳燒水的貴族,可以完全拋棄普洱茶。
理由非常簡單:
1.普洱茶自古就不登大雅之堂。不是貴族茶客能接受的。
2.普洱樹是喬木,葉片也大,因此產量大,價格低。一個裝b者怎么能接受低端的茶葉?
3.渥堆味太難聞,像是拖過地板的臟水。
如果你茶齡不過20年,且家里藏茶頗豐。也可以在普洱茶上大作文章。除了品茶后說些花蜜香、米湯香、這茶厚之類的贊美之詞,建議經常把下面的話掛在嘴邊:
1.曾經茶友相邀,喝過宋聘。
2.我最近喝文革磚,再老的一般見到老友才拆。
3.普洱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是野生喬木,臺地茶我都不入。
4.我喜歡普洱的陳香,那是歷史的味道。
那么貴族該喝哪種茶呢?首先禪茶,也就是寺院訂制茶。其次,西湖龍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其色綠香郁,茶湯明亮,且產量極低,適合貴族專屬。淡定的告訴那些暴發(fā)戶,“我家很少喝清明前的龍井。”在他們目瞪口呆之時,不緊不慢的繼續(xù)“沒辦法,龍井43不合口味,獅峰的群體種采摘又比較晚。”然后就可以保持沉默了。如果暴發(fā)戶們不知道獅峰群體種的分量,初級裝b者自然會熱情地替你科普。有身份的你不必談常識。
有一類骨灰級裝b者是走技術路線的。半發(fā)酵茶就是他們的無限天地,這是因為半發(fā)酵茶種多,工藝復雜。比如巖茶分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奇種等茶種。光鐵觀音一個茶種,又可以根據工藝分輕發(fā)重發(fā),正炒拖補等等。這種裝b者擅長在斗茶時觀茶色,品茶香,看葉底。動作嫻熟,表情冷淡,目光篤定。最后給出專業(yè)評語“湯色碧綠,開蓋奪香,入口清酸,無觀音韻,當屬拖補鐵觀音無疑。”“湯色橙亮,蘭香馥郁,巖韻深厚,極品大紅袍也”
初入此道的裝b者可購買專為茶藝師考試準備的品嘗包,一盒子里各種茶都有,多嘗多辨,自然入門。
喝普洱或者各類茶時最好弄個專門的計時秒表或者稱茶所用的珠寶秤,別人肯定會用異樣的眼光注視,這時你微微一笑,放慢語速溫和說熟普放幾克生普放幾克等等諸如專業(yè)的術語,可以直接把人家弄得云里霧里,而且會覺得你很專業(yè)。
當然了,像我這種裝b者,直接就是私人定制,只喝點產量很少很少的野生宜興紅茶。
圈子
作為資深茶人,你不可避免的會談到你的“圈子”。初級裝b者逛茶鋪,混論壇,茶友一大群;中級裝b者每月跑宜興,往來無白丁,朋友都是工藝師。作為高級裝b者,你的圈子很小,低調而專業(yè)。
黃老伯是你的忘年交,已經在潮州城內做了50年風爐,他隔壁做橄欖碳的阿扁叔是你的老相識;在獅峰種龍井的茶農來看世博會時還住你家;還有你的至交,東林寺的主持能愿大師見到你就說“走,吃茶去!“爽氣又充滿禪意。
有時候也可以跨下界,看著那本翻爛了的《明式家具研究》,仰天長嘆,濕潤的眼眶告訴初級裝b者們,王世襄生前也是你的摯友。
另外千萬要看看文震亨老人家著的《長物志》堪稱文藝界青年裝b指南,這是我裝b心得。
另外,推薦《茶經》、《陽羨茗壺系》、《茶之書》、《茗壺圖錄》、《宜興紫砂珍賞》、《紫砂壺銘賞析》、《茶具圖贊》、《茶21席》、《茶味的初相》、《茶味初見》、《中國紫砂辭典》、《吳大澂和他的拓工》、《考工記》、《天工開物》、《紫砂壺全書》、《紫砂入門十講》、《紫砂工藝》、《宜興紫砂五百年》、《故宮博物院藏:宜興紫砂》、《宜興紫砂器造型圖集》、《紫砂古籍今譯》、《宜興紫砂礦料》、《耕陶人說紫砂》、《紫苑筆談》、《宜興紫砂傳統(tǒng)手工工藝技法》等等、等等。希望好好用功吧!
技術
初級裝b者泡茶最繁瑣,整個茶盤放滿容器,把茶湯傾來倒去。高級裝b者追求簡單,但是過程又不失完整:
1.無需鑷子也能洗杯,兩個手指在100度的水里轉杯跟玩似的。沒有兩年以上的工夫茶齡根本無法做到。當然要事先凈手。
2.不用看溫度計也能把握最佳水溫,“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已經告訴了你一切。
3.必須用過濾網,沒有茶屑也要弄出點頭皮屑
4.一人獨飲時也要用公道杯,顯得出你的品格高雅
5.高沖低斟,使茶香更濃郁而茶湯無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