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恰逢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紀念日,思緒不由自主的被拉回了那個年代,“佛海茶廠”、“范和鈞”、“茶葉為國取匯”等等不斷涌現(xiàn)在腦海里,索性本期就聊聊那個年代茶人的“抗戰(zhàn)”。
佛海茶廠這段歷史在茶人眼里并不陌生,在抗戰(zhàn)的艱難歲月里這只是滄海一粟而已,但正是因為每一個微弱的力量聚合起來、堅持下去才有了最后的勝利,所以對于茶人而言這是一段珍貴的歷史;范和鈞先生對于茶葉雖是半路出家,但看完范和鈞先生的生平有一點很重要,先生是一個富有鉆研精神的人,所以在機緣巧合之下與茶結緣后先生便一頭扎了進去,這才有了之后先生受命前往佛海建立茶廠為抗戰(zhàn)盡一點茶人的綿薄之力。
受命之初先生實地考察并取回茶樣,云南中茶公司基于先生的實地考察決定在佛海建立茶廠,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建廠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為了支援抗戰(zhàn)以“茶葉為國取匯”的驅動下先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邊建廠邊生產;當時英國人在印度的茶園種植、茶葉的機械化生產都是非常先進的,于是先生派人遠赴印度學習并進口各種機械,所以佛海茶廠當時的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很快茶廠就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在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時,日軍攻入緬甸,佛海也時常遭到轟炸,云南中茶公司不得不電令佛海茶廠全體撤回昆明,在這危急時刻先生同意了工人們要求把工廠建成再行撤離的請求,在全廠的齊心協(xié)力下工廠在一周后全部完工,之后先生與工人們才十分不舍的一一撤離。
整個抗戰(zhàn)時期由于戰(zhàn)事的發(fā)展,佛海茶廠生產時間并不長,但那些經典如今依然被各位茶人稱贊不已,“新中國成立后佛海茶廠改名為勐海茶廠,第一任廠長唐慶陽先生親口說:‘打從范和鈞時期開始,那種紅色茶字的普洱圓茶,一直都是選用勐臘最好茶菁做的,而在勐海一帶產的茶是做成綠色茶字的普洱圓茶’”,唐慶陽先生所說的兩種茶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紅印圓茶”和“綠印圓茶”。
在那個艱苦的歲月里,無論誰都承受著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但我們是極具韌性的民族,所以我們堅持到了最后;范和鈞先生與佛海茶廠只是那千千萬萬個為抗日付出自己綿薄之力的一份子而已,正是這千千萬萬個綿薄之力匯聚在一起讓國人有了信心、有了勝利的信心,最后向這千千萬萬個“綿薄之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