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農(nóng)藥,達到既能及時撲滅病蟲害,確保花卉良好生長;又能節(jié)資省力,降低污染的目的,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在實踐中,往往由于沒能抓住病蟲害的自然習性和危害規(guī)律,盲目用藥,不但難以達到應有的防治效果,而且影響花卉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F(xiàn)在就花卉病害、用藥之間關系歸納如下。
對癥下藥
1.非侵染性病害,包括日灼害、干旱害、肥害、缺素癥等。只能靠創(chuàng)造適宜植物生長的生態(tài)條件來解決,農(nóng)藥在這方面沒有用武之地。在改善生態(tài)條件的同時,可結(jié)合根外施肥等手段促進植株復壯。
2.侵染性病害,包括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病等多種。
真菌病害在葉片上的表現(xiàn)主要有白粉、銹粉、煤污、霉層、斑點、斑塊等。雨后,這些病斑的背部,常有真菌孢子群組成的霉狀物出現(xiàn)。這類病害可選用低污染不易產(chǎn)生藥害的代森鋅、霜疫靈等進行常規(guī)防治。在病害高峰期,可用克瘟散、代森銨、退菌特、多菌靈、托布津、克瘟靈等交替使用。在稀釋濃度方面,粉劑一般為500至800倍;乳油或水劑以800至1000倍為宜。
細菌病害主要危害根莖、球莖、鱗莖、塊莖等器官。在干燥條件下,受害部位呈粉狀或干癟狀;在濕度大的情況下,受害部位呈水漬狀。葉尖變黃枯萎,隨后葉片枯落,嚴重時全株死亡??蛇x20萬單位的農(nóng)用鏈霉素30克加水50公斤,噴霧或澆施;或用80%的抗菌素“40 2”2000倍液噴霧或澆施。也可用20倍生姜汁或等量生姜、小米椒、大蒜50倍水浸出液噴澆。
病毒病主要表現(xiàn)為花葉、枯斑、環(huán)斑和葉片黃化、畸形、叢枝、上部葉片脫落等。病毒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農(nóng)藥??蛇x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如西藥土霉素、病毒靈各20片,溶于12公斤水中噴霧、澆施,或用25公斤水加2.5公斤中藥板藍根,煮后噴、澆并用,可獲得一定療效。
3.蟲害,種類很多,包羅萬象,有刺吸式、蛀干式等多種類型。
常見蟲害的有50余種,一般都比較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也一些是難以發(fā)現(xiàn)的,主要有以下幾類,(1)寄生于根部的線蟲;(2)蟲體極小,肉眼不易發(fā)現(xiàn)它的活動,而常被誤認為病害,必須借助放大鏡才能發(fā)現(xiàn)的粉虱、蚜蟲;(3)介殼蟲,它寄生于葉背,分泌的蠟質(zhì)包裹全身,恰似病斑而被誤為病害;(4)寄生于地表層,晝伏夜出,主要危害植物幼梢或須根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以上幾類害蟲,較難發(fā)現(xiàn),但只要掌握其活動規(guī)律和危害狀況,借助一些設備,積極普查,還是有形可見,有跡可尋的。
常用的殺蟲劑有:單一藥劑噴施即可見效的農(nóng)藥包括以氧化樂果為代表的多種農(nóng)藥;?;旌鲜褂盟巹┙M合包括殺滅菊酯(如擬除蟲菊酯、氯戊菊酯)一支(2毫升)加殺蟲脒30克,溶于12公斤水噴施;敵百蟲、殺蟲脒各30克,溶于12公斤水噴施;也可用桐油或茶油渣餅,泡滾水50倍液,涼后取清液澆施。對于螨類,可噴布松脂合劑封閉氣孔滅殺。濃度適當如防治幼齡害蟲,可取中等
濃度;蟲害高峰期和殺滅大齡、有硬殼的害蟲,應用最大濃度。殺蟲劑的一般稀釋倍數(shù)為500至1500倍,即16型噴霧器每桶水可混入農(nóng)藥10至25克,每桶水所含農(nóng)藥最多不能超過50克。手提噴霧器,每壺水可加入1至3克農(nóng)藥。
在實際花卉栽培中,往往是菌蟲同時發(fā)生。因此,滅菌、殺蟲、根外施肥要同時進行,特別是梅雨季節(jié),難逢無雨天,更需要混合噴施。但要注意,酸、堿性藥物不能混合,藥劑混合也不能超出5種。一般混合方式為每桶水可加入滅菌劑25至30克、殺蟲劑20至25克、肥料5 0克。必要和適時必要是指:1.病蟲害已開始危害,但已超過出人工捕捉和天敵助殺所能控制的范圍;2.每當新芽抽出,嫩葉初展時,也正值病蟲害剛剛開始產(chǎn)生危害的時期,需要作預防性殺滅;3.害蟲冬眠和萌動期,需要作封閉性撲滅;4.病蟲害高峰期;5.藥劑效果差和濃度偏低、滅殺效果欠佳。以上情況,都有必要用藥。
適時是指病蟲害已經(jīng)造成危害,其他措施無法解決;或害蟲尚處幼齡階段,倘若不及時撲滅,待病蟲害高峰期或害蟲三齡以后,會難以撲滅,甚至無法控制。講究方法
1.稀釋方法。粉劑:用粉量2至3倍的水調(diào)成糊狀,然后再按所需倍數(shù)稀釋。乳油、水劑:先在噴霧器內(nèi)裝入總?cè)萘?/4的水,倒入藥液搖勻,之后再倒入另一種藥劑,以免多種農(nóng)藥同時在高濃度的狀況下引起化學反應而降低藥效。粉、乳劑混合,應先溶粉劑,加入80 倍水后,再混入乳油;最后,將水加滿噴施。多種藥劑和肥料混合,要隨混隨用,不能久放,以免影響效果。
2.施藥時間及方法:一般在下午5時,此時大多數(shù)植物葉孔呈張開狀態(tài),吸收效果較好,且無日灼,可減低藥害。使用見光易分解減效的代森鋅、敵克松、鋅硫磷、五氯酚鈉等藥劑,更需于陰天或傍晚進行,但下雨前或下雨時,不宜噴藥。為了做到適時施藥,可在雨歇后搶噴。噴藥以霧狀噴為好,且葉面、葉背、枝干、地表及周圍雜草等環(huán)境都要噴到。
用藥必須把握住適時、對癥、劑量適中,方法科學的合理用藥原則,力求達到成本低、污染少、質(zhì)量好的目的。